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

發布時間:2023-11-03 10:0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課間十分鍾不允許孩子到戶外活動,甚至除了去洗手間不能出教室,目前成了一些學校的規定。

  這些所謂的規範,詳細規定孩子們(men) 課間十分鍾的活動範圍、活動種類、聲音大小,同時還規定班主任的監督職責並與(yu) 班分的扣罰掛鉤,貌似理由充足:課間打鬧可能出安全事故,有序的課間更顯校園文明等。然而,怕孩子出問題,怕被追責,就采取限製學生課間外出活動這種“省事兒(er) 又保險”的方法,實則是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懶政。

  兩(liang) 年多前,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遵循教育規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課間休息十分鍾,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學校應當把立規定則的心思,更多地用在關(guan) 愛學生、提升管理水平上,而不是犧牲孩子的課間休息時間。

  正處於(yu) 生長發育中的孩子需要放鬆雙眼,需要陽光雨露。囿於(yu) 教室、教學樓中,培養(yang) 出來的往往是溫室花朵,是越來越多的“小胖墩”“小眼鏡”“過敏娃”。

  張弛有度的生活節奏、你來我往的社交活動,不是成年人的特權,而是所有人的必需。緊張課程之餘(yu) ,讓孩子輕鬆自在幾個(ge) “十分鍾”,才能更好地專(zhuan) 注於(yu) 課上的“四十分鍾”,更好地為(wei) 追逐星辰大海做好準備。

  保證孩子享有課間十分鍾,改變課間“圈養(yang) ”現象,需要相關(guan) 部門和家長互相理解,攜手合作。相關(guan) 部門應細化校內(nei) 安全事故有關(guan) 的法律法規,明確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學校和老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指導孩子進行有益的課間活動,采取增加防護設施、派設巡查老師等安全措施;家長應充分理解、信任學校和老師,出現問題積極溝通,依法理性維權。

  (原載於(yu) 新華網 作者:徐壯 摘編:項鋒、朱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