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技,澎湃產業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3-11-06 09:43:00來源: 人民日報

  從(cong) 一個(ge) 金點子,到產(chan) 業(ye) 化落地,需要多久?

  走進重慶市璧山區,重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研究院的大樓裏,53家企業(ye) 正在加緊研發。“我們(men) 致力於(yu) 輕型高功率密度氫燃料電池係統及其關(guan) 鍵部件、材料的研發、產(chan) 業(ye) 化與(yu) 國產(chan) 化開發。”重慶創新燃料電池技術產(chan) 業(ye) 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泓吟說,3年前,基於(yu) 中新合作,這項氫燃料電池技術從(cong) 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的實驗室走出來,落戶璧山。

  一開始,隻有實驗室版本的樣機,技術成熟度還不夠高,在重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研究院的幫助下,公司采用研究院共享的儀(yi) 器設備和測試平台,實現批量化生產(chan) 。“通過真實環境的數據、真實市場反饋需求,我們(men) 改進工藝,成本降低近五成。”劉泓吟說。

  從(cong) 實驗室走向市場,在重慶,科技正在為(wei) 產(chan) 業(ye) 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目前,重慶聚焦四大科創高地建設,組織實施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器件與(yu) 芯片等重大(重點)專(zhuan) 項,推動市內(nei) 外領軍(jun) 企業(ye) 整合市內(nei) 產(chan) 學研優(you) 勢資源牽頭承擔重大(重點)專(zhuan) 項,推動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

  推動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離不開政府的牽線搭橋。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重慶勵頤拓軟件有限公司研發的計算機輔助工程軟件,通過虛擬仿真,賦能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一邊是擁有尖端成果的高新技術企業(ye) ,一邊是龐大的製造業(ye) 集群,兩(liang) 江新區召開企業(ye) 家沙龍,讓兩(liang) 邊企業(ye) 坐下來談合作,現在,勵頤拓軟件有限公司的產(chan) 品,正在向商業(ye) 化邁進。

  更多科研成果正在落地重慶。在位於(yu) 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金鳳實驗室,聚焦生命健康科學,一大批科研成果正在落地見效。其中,科研人員王崢及其團隊運用實驗室提供的頂尖研究技術平台,通過大數據尋找幹細胞的“生命密碼”。“這裏靈活的政策機製和完備的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平台,讓我們(men) 能夠聚焦科學問題,專(zhuan) 心攻關(guan) 。”王崢說。

  這是重慶科技、產(chan) 業(ye) 融合的縮影。在萬(wan) 州,重慶大全泰來電氣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晶閘管觸發電路等產(chan) 品,一經推出便以穩定的質量、實惠的價(jia) 格贏得市場;在墊江,“縣域智慧農(nong) 業(ye) 整裝一體(ti) 式體(ti) 係”讓數字化技術賦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助力提升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整體(ti) 效益效能;在巴南,國網重慶市南供電公司會(hui) 同巴南區消防救援支隊建成綜合預警防控係統,降低企業(ye) 用能成本;在南川,大樹茶種質資源、繁殖技術體(ti) 係構建等研究,讓南川紅茶走向了國際市場;在渝北,聚焦智能駕駛、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等領域,加大技術攻關(guan) 力度,萬(wan) 人有效發明專(zhuan) 利達到32件……

  近年來,重慶形成1個(ge)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帶動、4個(ge) 國家高新區引領、12個(ge) 市級高新區支撐的“1+4+12”發展格局,為(wei) 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1—8月,全市規上工業(ye) 研發費用352.38億(yi) 元、同比增長27.3%。2022年重慶研發投入強度為(wei) 2.36%,同比提高0.2個(ge) 百分點。本報記者 常碧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