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遺產價值 傳承園林文化
中國園林文化綿延數千年,傳(chuan) 承了詩意棲居的營建智慧,塑造了“天人和諧”的人居環境範式,形成了自然意趣與(yu) 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民族審美。
在當前千餘(yu) 項世界遺產(chan) 中,園林或為(wei) 遺產(chan) 本身,或為(wei) 遺產(chan) 載體(ti) 。在已公布的5000餘(yu) 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不少與(yu) 園林直接或間接相關(guan) ,它們(men) 以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公共風景區等形式存於(yu) 曆史長河中,曆久彌新。在筆者看來,中國園林突出價(jia) 值體(ti) 現在4方麵,即天人之道、營建之法、藝術之美與(yu) 時空之證。
“天人之道”是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傳(chuan) 統自然觀的凝練。中國園林經曆了從(cong) 模山範水到寄情山水,從(cong) 再現自然到象外寫(xie) 意的發展曆程,傳(chuan) 遞出“象天法地”的樸素自然觀與(yu) “天人合一”的哲學智慧。
中國園林的“營建之法”表現為(wei) 空間理法與(yu) 建造技藝的融糅。隨著人居模式的不斷演替與(yu) 發展,這種融匯“法”與(yu) “技”大成的營造智慧,塑造了以自然雅樸的江南園林為(wei) 代表的“步移景異,別有洞天”的宅園空間等。
中國園林的“藝術之美”,融注了建築、書(shu) 畫、詩詞、音樂(le) 等,是自然之美、人工之美、意境之美的集大成者,立於(yu) 空間和造型藝術上的園林美學,彰顯了獨特的文化意識與(yu) 審美理想。
“時空之證”是指園林承載了重大曆史事件、活動和特定時空的社會(hui) 行為(wei) ,具有珍貴的曆史見證價(jia) 值。比如,清代的承德避暑山莊,展現了土爾扈特部東(dong) 歸等一幅幅曆史畫卷。
中國園林凝聚了中華民族對自然與(yu) 生命的信仰追求、美學理想和情感寄托,記錄了世界曆史長河中光輝璀璨的文明篇章。發掘中國園林文化精神和內(nei) 涵,保護傳(chuan) 統造園技術和藝術,傳(chuan) 承人居環境營建理念和智慧,是賡續文化薪火的應有之義(yi) 。如何答好園林遺產(chan) 的活化利用與(yu) 可持續發展這道題,更值得我們(men) 關(guan) 注和期待。姚 朋 李佳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