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團支部引領青年學子“築夢未來”
新學期伊始,重慶大學2020級本科生邊子渝重新校準了人生航向:她選擇加入研究生支教團,先用一年時間投身鄉(xiang) 村教育,再返回學校繼續攻讀原本的專(zhuan) 業(ye) 。
邊子渝在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環境與(yu) 能源應用工程專(zhuan) 業(ye) 就讀,社交網絡上對“土木女”找工作難的調侃常常令她擔心找不到工作,或被派到條件艱苦的工地。在之前的職業(ye) 規劃中,她原本打算換個(ge) 就業(ye) 前景更好的專(zhuan) 業(ye) 攻讀研究生。
轉變發生在今年暑期。她參加了由重慶大學“綠能築夢”社會(hui) 實踐團功能型團支部組織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到甘肅、新疆等地的能源建設一線實踐調研。
功能型團支部一般指建在學生會(hui) 和學生社團的團支部。功能型團支部主要負責組織團員開展政治學習(xi) ,教育、管理、監督團員,對入團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培養(yang) 、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等。
截至目前,重慶市共有7144個(ge) 功能型團支部。團重慶市委高校工作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功能型團支部對學生會(hui) (研究生會(hui) )、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的建設與(yu) 發展、對成員思想引領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依托書(shu) 院、學生社區、項目團隊、見習(xi) 實習(xi) 基地、網上青年社群等設置貼近學生的功能型團支部,有利於(yu) 進一步創新團支部設置形式,擴大團組織覆蓋麵。
將專(zhuan) 業(ye) 學習(xi) 與(yu) 社會(hui) 實踐相結合,是“綠能築夢”功能型團支部開展本次實踐調研的目的。
一排排光伏發電板匯成的“藍色海洋”、一座座利用風能發電的“大風車”、在曠野中奔忙揮灑汗水的工人、風光發電所產(chan) 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讓實踐團成員們(men) 深受震撼。
“給我帶來的視覺衝(chong) 擊和心靈震撼是課堂學習(xi) 中從(cong) 沒有過的。”邊子渝告訴記者,那些工人裏,有許多是她的學長學姐,他們(men) 完全擺脫了校園裏的稚氣,成為(wei) 紮根西部、建設西部的基層工作者。
開學後,“綠能築夢”功能型團支部組織了一場“綠色發展築夢未來”主題團日活動,對大家的所見所聞和動手實踐過程進行複盤、討論。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團委書(shu) 記符音介紹說,“綠能築夢”功能型團支部成員來自土木工程學院、建築城規學院、管科學院、環境學院等多個(ge) 學院和專(zhuan) 業(ye) 。自成立以來,支部主要在思想引領方麵發力,多次邀請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大國工匠”等先進典型來校開展講座、交流,用“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感召青年,激發學生“強國有我青春有為(wei) ”的報國之誌,引導學生將個(ge) 人理想融入黨(dang) 和國家的事業(ye) 發展中。
本次社會(hui) 實踐活動共計7天,實踐團走進華電昌吉木壘100萬(wan) 千瓦風光基地項目、烏(wu) 魯木齊機場擴建項目、伊寧市蘇拉宮基礎設施及水資源配置建設項目等地,實地感受建築行業(ye) 在綠色發展中快速轉型的成果。
實踐團成員們(men) 通過實地調研、專(zhuan) 題訪談、調查問卷等形式,深入感受和分析我國能源基建的重點、成就及特征,形成以《新疆地區建築企業(ye) 發展概況與(yu) 前景》《近十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能源有關(guan) 政策及未來發展調研報告》《近十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能源領域投入及成果報告》為(wei) 題的3篇調研報告及11篇心得體(ti) 會(hui) ,累計近4萬(wan) 字。
記者注意到,這次社會(hui) 實踐活動還有一位“大咖”參與(yu)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榮譽院長楊永斌,他與(yu) 學生們(men) 全程同行、調研,並開展多次線下交流訪談,為(wei) 當地企業(ye) 、居民答疑解惑。
楊永斌認為(wei) ,本次社會(hui) 實踐在土木工程專(zhuan) 業(ye) 學生的職業(ye) 規劃、專(zhuan) 業(ye) 報國方麵有積極引導作用。在調研實踐中,他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方式,為(wei) 學生們(men) 講述自身求學經曆及其刻苦鑽研、勤奮研究的工作曆程,同時鼓勵大家要珍惜寶貴的學習(xi) 機會(hui) ,麵對時代變革,重視技術創新,在崗位上作出貢獻。
受“綠能築夢”功能型團支部影響,重慶大學湧現出更多愛上“自找苦吃”的學生。
“我是從(cong) 播音主持專(zhuan) 業(ye) 跨考到工業(ye) 工程專(zhuan) 業(ye) 的。當時在團支部的推薦下,去年暑假我到萬(wan) 盛經濟技術開發區住建委實習(xi) 鍛煉,也是從(cong) 那個(ge) 夏天開始,一顆關(guan) 於(yu) 理想的種子埋在了我的心裏。”“綠能築夢”功能型團支部成員、重慶大學管科學院2023級工業(ye) 工程專(zhuan) 業(ye) 碩士研究生張心睿入學後參加了“綠能築夢”功能型團支部組織的學習(xi) 交流、社會(hui) 實踐。通過實習(xi) ,張心睿參與(yu) 了鬆林社區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真切地感受到建築業(ye) 與(yu) 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密切聯係。
“我將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繼續就近就便參與(yu) 到社會(hui) 實踐中,在基層治理、社會(hui) 服務中發揮自身的專(zhuan) 業(ye) 特長。”“綠能築夢”功能型團支部成員、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22級防災專(zhuan) 業(ye) 碩士研究生王者儼(yan) 說,他立誌要“從(cong) 國情出發,從(cong) 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青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通訊員 李誌峰 符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