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材”賦“新能” 十萬億級產業空間可期

發布時間:2023-11-16 10:02: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直徑幾微米的高性能碳纖維,拉伸強度卻是鋼材的數倍;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支撐了世界首條35千伏公裏級超導電纜的建成;0.015毫米“手撕鋼”實現世界首創……小到電子產(chan) 品的性能提升,大到國產(chan) 大飛機騰飛,都離不開新材料的創新和應用。

  “一代材料,一代裝備。”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作為(wei) 戰略性、基礎性產(chan) 業(ye) ,新材料是未來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石和先導。在國家政策和下遊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我國新材料產(chan) 業(ye) 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賽迪顧問新材料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預計,到2025年產(chan) 業(ye) 規模有望突破11萬(wan) 億(yi) 元。

  白色的石英砂,經過上千度的高溫處理,再經曆多道複雜工藝,製成原級粒徑介於(yu) 1-100納米之間的納米二氧化矽……在廣州淩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每天有上萬(wan) 噸的納米二氧化矽走下生產(chan) 線,流向軌道交通、3C電子、光伏等20多個(ge) 製造領域。

  “納米二氧化矽被稱為(wei) ‘工業(ye) 味精’,結構雖小,卻是優(you) 化產(chan) 品性能的‘催化劑’。”淩瑋科技董事長胡穎妮告訴記者。據胡穎妮介紹,高端二氧化矽產(chan) 品一度以國外進口為(wei) 主。企業(ye) 瞄準中高端產(chan) 品研發,持續探索製備工藝和生產(chan) 技術,研製了一批“拳頭”產(chan) 品,不僅(jin) 打破了國外壟斷,產(chan) 品還遠銷海外50多個(ge) 國家及地區。“我們(men) 正重點研製更多納米二氧化矽,拓展其在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領域的應用。”

  這是我國新材料產(chan) 業(ye) 穩步發展的生動注腳。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新材料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5萬(wan) 億(yi) 元,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目前建立7個(ge) 新材料領域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三類35個(ge) 新材料重點平台,一批重大關(guan) 鍵材料取得突破性進展,湧現出高溫超導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等一批前沿技術。

  “新材料,‘新’在功能拓展或性能提升。”賽迪顧問新材料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總經理趙振越對記者說,作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的基礎和支撐,新材料對產(chan) 品性能、質量和創新能力產(chan) 生直接影響,更是搶占未來科技和經濟發展製高點的重要領域。我國完備的工業(ye) 體(ti) 係和下遊應用產(chan) 業(ye) ,為(wei) 新材料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

  眼下,越來越多的企業(ye) 瞄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等領域,加快創新布局。

  不久前,一條年產(chan) 6000噸鋰吸附劑的生產(chan) 線在青海省格爾木市藏青工業(ye) 園落成,這樣的產(chan) 能可以滿足每年10萬(wan) 噸的新增鹽湖提鋰產(chan) 能的吸附劑需求,相當於(yu) 每年新增可滿足2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原料。“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產(chan) 品市場擴大導致鋰的需求持續增長,我們(men) 瞄準新興(xing) 市場領域,不斷攻克鹽湖提鋰的技術難關(guan) 。”久吾高科董事長黨(dang) 建兵告訴記者。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新材料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結構逐漸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優(you) 納新材創始人兼董事長欒玉成說,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將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點。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材料規上企業(ye) 超2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972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248家,分別占總數的22%和25%,培育了一批重點領域龍頭企業(ye) ,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不久前,工信部、國資委聯合印發《前沿材料產(chan) 業(ye) 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第一批)》,提出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應用探索和產(chan) 業(ye) 布局。《“十四五”原材料工業(ye) 發展規劃》也明確,到2025年,新材料產(chan) 業(ye) 規模持續提升,占原材料工業(ye) 比重明顯提高。新材料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重點行業(ye) 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5%以上,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共性核心技術。

  工信部相關(guan) 負責人日前表示,將做大做強優(you) 勢領域,瞄準具備產(chan) 業(ye) 化基礎的前沿材料和較好創新基礎的關(guan) 鍵材料,支持場景探索和推廣應用,推動“材料先行”。完善新材料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布局,引導各類社會(hui) 資本加大對新材料產(chan) 業(ye) 的投資,營造新材料產(chan) 業(ye) 良好生態。

  “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的出台為(wei) 新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明確了目標和方向,同時隨著中國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加速,市場對於(yu) 高端產(chan) 品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別是新能源、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新興(xing) 領域對新材料的拉動作用明顯。”趙振越說,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中國新材料產(chan) 業(ye) 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5年,產(chan) 業(ye) 規模有望突破11萬(wan) 億(yi) 元。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