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誌願幫扶托起穩穩的幸福

發布時間:2023-11-23 09: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人權行動看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尚傑 趙明昊

  一到午飯時間,63歲的範風芹老人就會(hui) 叫上老伴兒(er) ,踱步到家門口的“長者食堂”。那裏飯菜品類豐(feng) 富,四菜一湯,每周更換食譜,價(jia) 錢也不貴,一頓午飯12元。“好吃、方便還實惠,從(cong) 去年4月食堂開張,我們(men) 家就很少生火做飯了!”範風芹說。

  讓兩(liang) 位老人豎起大拇指點讚的“長者食堂”,是由兵團第三師四十一團白楊社區開辦的。該社區管轄5個(ge) 小區,常住人口2600多人。社區幹部近兩(liang) 年在走訪中發現,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居民是退休老人,還有一小部分為(wei) 孤寡和獨居老人,有些老人因為(wei) 腿腳不便,買(mai) 菜、做飯成了難事。

  四十一團草湖鎮黨(dang) 委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決(jue) 定以白楊社區為(wei) 試點,鼓勵有條件的連隊、社區開展日間照料、老年食堂等服務。當年4月,由團鎮國資公司出資30萬(wan) 元,購置了廚房餐廳設備,以政府搭台、社區負責運營的方式在白楊社區率先辦起了“長者食堂”。

  “長者食堂”不僅(jin) 讓老人在家門口吃上了熱乎飯菜,還有特殊優(you) 惠:政府專(zhuan) 門出台補貼政策,60歲以上居民可享受8折優(you) 惠,無兒(er) 無女的孤寡老人和殘疾家庭困難人員可享受半價(jia) 優(you) 惠,這讓越來越多的老人青睞“長者食堂”。

  對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社區裏的“紅色管家”誌願服務團提供免費送餐服務,擴大了“長者食堂”的服務半徑。社區居民塗理勳老人獨自帶著42歲的兒(er) 子康某生活,康某年幼時因為(wei) 意外造成殘疾,一直由母親(qin) 照料生活。自從(cong) “長者食堂”開業(ye) 後,誌願者每日上門為(wei) 老人送餐,解決(jue) 了塗理勳老人一家的吃飯問題。

  “每次送餐上門,看到大爺大媽開心的笑容,我就更想出一份力,為(wei) 他們(men) 帶來更多溫暖和幸福。”誌願者薛莉萍說。截至目前,“紅色管家”團隊成員累計為(wei) 老人送餐近2000人次,為(wei) 優(you) 撫對象減免餐費5萬(wan) 餘(yu) 元。

  除了“長者食堂”,白楊社區還依托“紅色管家”誌願服務團組織開展各類文化體(ti) 育活動,進一步豐(feng) 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讓老年人老有所樂(le) 。漫步在白楊社區,閱讀室、石頭畫室、沙畫室、舞蹈室等為(wei) 老年人提供各類休閑娛樂(le) 的場所一應俱全。“紅色管家”誌願者趙光海正忙著教老人們(men) 學習(xi) 沙畫,室內(nei) 不時傳(chuan) 出老人們(men) 的歡聲笑語。

  “紅色管家”誌願服務品牌是白楊社區在2021年5月創建的,現有286名誌願者,構建起以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為(wei) 隊長,7名社區兩(liang) 委成員為(wei) 骨幹,31名黨(dang) 員、25名退役軍(jun) 人和網格員、居民等為(wei) 隊員的組織架構,團結帶領廣大黨(dang) 員和誌願者積極參與(yu) 社區發展建設,形成強大的服務力量。

  “紅色管家”誌願服務品牌開創以來,堅持從(cong) “小切口”去做“大民生”,用“微幸福”支撐“放心事”,為(wei) 老人們(men) 送溫暖、送健康、送歡樂(le) 、送關(guan) 愛,打通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最後一公裏”。截至目前,“紅色管家”誌願服務團隊已累計開展誌願服務活動1000餘(yu) 場次,受眾(zhong) 6000餘(yu) 人次。

  四十一團草湖鎮白楊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薛輝說:“下一步,我們(men) 將進一步完善‘長者食堂’功能,更好地發揮‘紅色管家’誌願服務作用,開展係列助老幫扶活動,用各種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豐(feng) 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牢牢托起老年人穩穩的幸福。”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23日 04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