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秋冬種進入尾聲 夯實豐收基礎
秋冬種是明年夏季糧油生產(chan) 的起點,是實現全麵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的基礎。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最新農(nong) 情調度顯示,眼下,全國秋冬種進度已超過98%,基本實現適墒適期播種。目前,北方冬小麥基本已出苗,長勢總體(ti) 較好。除西南主產(chan) 區冬小麥播種正在掃尾外,黃淮海、西北秋冬種均已結束,全國冬小麥麵積將繼續保持穩定。
提單產(chan) 是今後糧油產(chan) 能提升的主攻方向。今年秋冬種,我國啟動實施小麥、油菜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三年行動,從(cong) 整地播種開始就著手落實各項增產(chan) 措施,播種質量提高,出苗整齊,成為(wei) 今年主產(chan) 區秋冬種的突出亮點。秋冬種期間,種子、農(nong) 藥、化肥等農(nong) 資產(chan) 品一應俱全,數量充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協調黃淮海地區調劑調運優(you) 質小麥種子,確保秋播用種不受夏收“爛場雨”的影響;農(nong) 技專(zhuan) 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農(nong) 戶做好田間管理;各地區各部門出台秋冬種農(nong) 業(ye) 扶持政策,加大對規模種植大戶的支持力度,進一步調動了群眾(zhong) 生產(chan) 積極性和主動性,為(wei) 來年夏糧豐(feng) 產(chan) 打下基礎。
“七分種,三分管”。秋播質量好,是實現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重要前提。今年秋冬種期間,各式各樣的農(nong) 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機械化種植為(wei) 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成效。河南商丘當地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引進先進的氣播機設備,一台機械每天能播種500畝(mu) ;安徽亳州通過推廣科學播種技術和高效農(nong) 機,促進小麥種植精耕細作;浙江長興(xing) 采用無人機播種,不僅(jin) 節省成本,還提高了播種效率;江蘇徐州投入新型播種機,碎土、施肥、播種、覆土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各地區向科技要產(chan) 量、要出路,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組建技術力量,下沉一線加強技術和服務指導,確保機械化播種質量,不斷推動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落實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1日,中央氣象台發布寒潮黃色預警。預計新疆東(dong) 部、西北地區東(dong) 北部、內(nei) 蒙古大部、東(dong) 北地區中西部、華北西部和北部等地氣溫將下降6~10℃。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立足於(yu) 防大災、抗大災,未雨綢繆。加強與(yu) 氣象部門溝通、及時會(hui) 商,分析本地區此輪天氣過程,研判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影響,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以及直通式氣象服務、農(nong) 村大喇叭等渠道,及時發布氣象信息和農(nong) 事建議,指導農(nong) 民群眾(zhong) 和有關(guan) 主體(ti) 落實防範應對措施。比如,北方冬麥區針對弱苗地塊,可適當追施速效肥,促進苗情轉化,降低冬季凍害風險。南方地區要加強冬小麥和油菜的田間水肥管理,促進作物穩健生長等。
最大限度盤活土地資源,實現一地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讓冬閑田“綠色過冬”,變“增收田”“致富田”,不僅(jin) 能實現耕地輪作與(yu) 保障糧油供給的良好互動,更有利於(yu) 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業(ye) 增效,不斷激發產(chan) 業(ye) 新活力,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