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藝術節:藝術之美點亮城市之光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唐一歌
在公園、廣場散步,就能“偶遇”一場盛大的歌舞表演;花費幾十元,就能走進大劇院觀看國家一流院團演繹中外戲劇經典;步入音樂(le) 廳,就能讓耳朵在民樂(le) 、交響樂(le) 、爵士樂(le) 的包圍中“漫遊世界”……
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第三屆珠海藝術節日前落下帷幕。自2021年起,珠海藝術節已走過三載,越來越豐(feng) 富的文藝節目、持續加強的惠民力度,讓它成為(wei) 珠海的一張新名片,吸引著人們(men) 在每年秋冬之交趕赴一場文藝盛會(hui) 。
多樣文藝節目
觀眾(zhong) 熱情高漲
年輕人從(cong) 珠海的高鐵站或機場一出來,就拉著行李箱直奔大劇院。這是今年10月珠海藝術節開幕後的常見現象。
“第一屆有《杜甫》,第二屆有《隻此青綠》,今年有《紅樓夢》和《孔子》,每年都有‘爆款’舞劇在珠海藝術節上演。”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總經理梁濤介紹,今年有許多外省市的觀眾(zhong) “跨城追演出”,尤其年輕觀眾(zhong) 熱情高漲。
“開票當天就全場次售罄,讓我們(men) 感受到了珠海市民對藝術的熱情。”民族舞劇《紅樓夢》導演、劇中賈寶玉的扮演者黎星表示,“我們(men) 希望呈現極致的中國傳(chuan) 統美學,通過高品質的文化藝術為(wei) 城市注入活力,這也與(yu) 珠海藝術節的理念不謀而合。”
從(cong) 舞劇《紅樓夢》《孔子》,到原創音樂(le) 劇《哈姆雷特》;從(cong) 芭蕾舞劇《天鵝湖》《堂吉訶德》,到越劇《西廂記》、京劇《穆桂英掛帥》;從(cong) 《四大名著》民族管弦音樂(le) 會(hui) 到呂思清小提琴獨奏音樂(le) 會(hui) ,諸多中外經典名劇、名曲登上珠海舞台,為(wei) 觀眾(zhong) 奉上視聽盛宴。
“珠海是一座開放的城市,它的文化包容性很強。”梁濤表示,珠海藝術節涵蓋的藝術門類越來越豐(feng) 富、參演院團越來越多元,受眾(zhong) 麵也一屆比一屆更廣,“從(cong) 十幾歲的孩子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演出。”
珠澳共創共演
藝界越走越親(qin)
2021年底,珠海原創民族交響組曲《簕杜鵑與(yu) 金蓮花》在澳門演出,拉開了珠海澳門“文化走親(qin) ”交流的序幕。兩(liang) 年來,依托珠海藝術節、“濠江之春”——澳門與(yu) 內(nei) 地藝術家大聯歡,珠澳兩(liang) 地形成了共創共演、互送文藝精品的生動局麵。
《我的母親(qin) 我的河》《蓮成一家》《共創世紀》等一係列粵澳合作歌曲登上珠澳原創音樂(le) 會(hui) 的舞台,珠海民族管弦樂(le) 團、澳門中樂(le) 團聯袂獻藝,兩(liang) 地音樂(le) 家“越走越親(qin) ”;“濠江側(ce) 畔·光影之美”珠澳攝影作品展,澳門舞台劇《蝶戀·梁祝》、話劇《二月廿九》紛紛進駐珠海藝術節展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屆珠海藝術節開幕當日,由珠海與(yu) 澳門合作創排的首部舞台藝術作品《無聲的功勳》上演,這部現代粵劇改編自紅色醫生柯麟潛伏澳門、為(wei) 澳門底層社會(hui) 謀求福祉的故事。
“與(yu) 前兩(liang) 屆藝術節相比,這屆藝術節內(nei) 容更豐(feng) 富、更國際化了。”來自澳門的蔡女士告訴記者,隨著“澳車北上”的實施,她和家人開車來珠海十分便利,現在澳門觀眾(zhong) 來珠海看演出、看展覽已經是一種習(xi) 慣了。
加強交流交往
激發本土創作
作為(wei) 文化藝術交流交往的平台,藝術節激發了珠海本土文藝的蓬勃創作力,多部原創優(you) 秀作品如粵劇《南粵破曉》《唐滌生》、話劇《龍騰伶仃洋》、民族歌劇《僑(qiao) 批》等先後登上藝術節舞台,受到觀眾(zhong) 熱捧,其中《龍騰伶仃洋》還榮獲了“五個(ge) 一工程”獎。
“看了你們(men) 的戲,我才知道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men) 多麽(me) 可愛、多麽(me) 浪漫”——這句觀眾(zhong) 評語,讓珠海話劇團團長徐經緯記憶深刻,因為(wei) 這正是《龍騰伶仃洋》想要傳(chuan) 達給觀眾(zhong) 的內(nei) 容。“我們(men) 收到很多積極反饋,這激勵著我們(men) 繼續堅持現實主義(yi) 創作,繼續挖掘大灣區的人和事。”徐經緯說。
珠海民族管弦樂(le) 團團長劉牧說:“在這次藝術節上,有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le) 團的精彩演出,而能與(yu) 西方交響樂(le) 相媲美的,就是我們(men) 中國的民樂(le) 。一座有音樂(le) 廳、有自己樂(le) 團的城市是令人向往和期待的,未來我們(men) 還會(hui) 帶著作品‘走出去’,讓世界看到大灣區的風采、嶺南文化的絢麗(li) 。”
珠海立足本土資源稟賦,培育和打造了珠海藝術節這場“珠字頭”的藝術盛會(hui) 。“三年來,秉持‘藝術的盛會(hui) 人民的節日’這一辦節宗旨,珠海藝術節從(cong) 無到有,不斷創新發展。”珠海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談靜表示,“我們(men) 以珠海藝術節為(wei) 錨點,以高品質文化供給與(yu) 市民群眾(zhong) 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讓更多的市民群眾(zhong) 有機會(hui) 走進‘藝術朋友圈’,讓整座城市成為(wei) 開放的藝術空間。”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29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