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不值錢、回收成本高……塑料餐盒回收卡在哪兒?

發布時間:2023-12-18 09:50:00來源: 北京日報

  塑料餐盒回收卡在哪兒(er) ?

  輕觸幾下手機,便能叫來一份熱乎乎的飯菜,但隨之產(chan) 生的垃圾卻沒那麽(me) 容易解決(jue) 。目前,北京外賣日均單量超200萬(wan) 單,每天消耗的塑料餐盒高達數百萬(wan) 個(ge) 。

  今年10月底,北京開始試點規模化回收外賣餐盒。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與(yu) 龐大的消耗量相比,目前餐盒規模化回收比例僅(jin) 占5%左右,降低餐盒帶來的“白色汙染”依然任重道遠。

  障礙1:

  分類不夠細 餐盒難進回收桶

  在北京現有垃圾分類體(ti) 係中,餐盒屬於(yu) 被汙染的塑料製品,按要求應被投到“其他垃圾”桶內(nei) ,並沒有真正納入回收渠道中。此次規模化回收試點,本市在部分小區和寫(xie) 字樓內(nei) 單獨設置了餐盒回收專(zhuan) 用桶。

  得益於(yu) 居民垃圾分類水平較高,來北家園成為(wei) 朝陽區來廣營鄉(xiang) 唯一嚐試餐盒規模化回收的小區。小區有十幾棟樓、2000多戶居民,餐盒專(zhuan) 用桶僅(jin) 設置在垃圾回收驛站裏,並沒有與(yu) 其他垃圾桶一樣直接放在樓前的垃圾分類點。

  “搞活動的時候會(hui) 特意把餐盒送到驛站兌(dui) 換獎品,但現在也懶得跑了。”小區居民趙女士說,回收驛站距離很多住戶較遠,而且餐盒攢好些天也賣不了幾毛錢,所以大家仍將外賣餐盒扔進樓門前的垃圾桶裏,與(yu) 其他垃圾混雜在一起。

  顯然,如何為(wei) 餐盒設桶還需摸索。“把桶設在最靠近居民的垃圾分類點最方便,回收效率也高。但北京現有政策對垃圾桶的設置有嚴(yan) 格規定,沒辦法在分類點單設餐盒回收桶。”一家回收企業(ye) 負責人告訴記者,垃圾分類過程中分揀不出餐盒,餐盒回收率自然上不去。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hui) 再生塑料分會(hui) 秘書(shu) 長王永剛說,有條件的話單獨設餐盒回收桶當然最好,但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考慮將外賣餐盒放入可回收垃圾桶。

  障礙2:

  餐盒不值錢 廢品站白給都不要

  廢品能賣錢,自然就會(hui) 有人願意分揀。但記者在朝陽區雙井、豐(feng) 台區方莊等地走訪發現,無論是廢品回收站、還是拾荒者,大多對外賣餐盒不感興(xing) 趣。

  世華泊郡小區回收站裏,工作人員直接拒絕了前來賣餐盒的居民。朝陽區東(dong) 壩一家廢品回收站負責人直言:“礦泉水瓶可按每公斤2元回收,外賣餐盒白給都不要!”

  同屬廢舊塑料製品,外賣餐盒和礦泉水瓶為(wei) 何待遇大不同?王永剛解釋,礦泉水瓶回收率已高達90%,因為(wei) 粉碎成塑料顆粒後可用於(yu) 生產(chan) 化纖產(chan) 品,甚至加工成環保絲(si) 巾、手袋等,已經有穩定市場需求;但外賣餐盒的再利用價(jia) 值各方還缺乏了解,也缺乏回收動力。

  記者從(cong) 河北等地多家再生塑料廠商獲悉,PP(聚丙烯)材質的餐盒可用於(yu) 加工成再生塑料,已應用於(yu) 汽車、電子、家居等行業(ye) ,隻是回收渠道剛開始搭建,公眾(zhong) 知曉率太低。

  在來北家園等實現餐盒回收的小區,透明塑料餐盒的價(jia) 格已經賣到每公斤2元,與(yu) 礦泉水瓶基本一致。不過,如果透明餐盒與(yu) 其他彩色、非PP材質的餐盒混雜在一起,就隻能按普通塑料價(jia) 格回收,每公斤價(jia) 格隻有幾毛錢。“餐盒又髒又占空間,帶不帶PP標識得仔細分辨,價(jia) 格一低,更沒人願意分揀了。”驛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北京眾(zhong) 多餐企提供的餐盒顏色、材質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家門店的餐盒也有好幾種。有的餐飲企業(ye) 出於(yu) 品牌形象考慮,還在餐盒上印製各種圖案。“一些餐盒顏色太深,回收打碎成顆粒後很難二次利用。”王永剛建議,餐盒標準應盡量統一,餐飲企業(ye) 最好使用再生價(jia) 值更高的透明餐盒。

  障礙3:

  回收成本高 試點企業(ye) “吃不飽”

  昌平區TBD雲(yun) 集中心2號樓C座寫(xie) 字樓也在試點餐盒回收。中午1點左右,白領們(men) 陸續吃完午飯。雖然每層都設有餐盒專(zhuan) 用回收桶,但10多分鍾裏,連續有5人隨手就將裝有餐盒的手提袋丟(diu) 進其他垃圾桶。記者注意到,這些手提袋裏都有兩(liang) 三個(ge) 餐盒,且每個(ge) 餐盒裏都剩有飯菜。

  稍後,保潔人員趕到垃圾桶旁逐一打開外賣包裝,倒出廚餘(yu) 垃圾,分揀出餐盒。這棟隻有8層的寫(xie) 字樓,中午共產(chan) 生150多個(ge) 廢棄餐盒,需要兩(liang) 位保潔員花一個(ge) 多小時分揀、清理。“讓大家養(yang) 成主動把餐盒清理幹淨再扔的習(xi) 慣太難了。”保潔員感歎。

  “增加一條餐盒處理生產(chan) 線不難,但整個(ge) 回收過程的人工成本投入太高。”廣利福源公司是美團“青山計劃”在北京聯動的三家餐盒規模化回收企業(ye) 之一,公司總經理李浩然說,到小區、寫(xie) 字樓回收餐盒,需要安排司機和車輛進行運輸,甚至安排專(zhuan) 門人員值守垃圾桶,運營成本太高。

  “開車出去拉一趟舊紙箱能賺幾百元,拉一趟餐盒可能連油錢都不夠。”另一家餐盒回收企業(ye) 愛心自強回收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說,企業(ye) 利用分布在小區周邊的多個(ge) 中轉站對餐盒進行分揀,每個(ge) 中轉站有兩(liang) 人,人力成本較高。此外,外賣餐盒油汙較重,清洗難度大,也增加了回收成本。

  規模效應可以降成本,但眼下回收企業(ye) 恰恰麵臨(lin) “吃不飽”的難題。“目前分揀線超過80%的時間都是閑置的。”李浩然算了一筆賬:如果把各項成本算進來,餐盒回收量至少要擴大到目前的10倍左右才有可能實現盈虧(kui) 平衡。以人口密集的回天地區為(wei) 例,他估算每天產(chan) 生的外賣餐盒總量約4噸,但目前公司在該地區的餐盒日處理量僅(jin) 為(wei) 400公斤左右。

  3家試點企業(ye) 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平均每天回收餐盒的總量共計約3噸。如果以北京日均消耗300萬(wan) 個(ge) 20克重的餐盒粗略計算,每天消耗的外賣餐盒總重約60噸,這意味著實現規模化回收的餐盒比例還隻有5%,絕大部分隻能與(yu) 其他垃圾一起焚燒處理。

  記者手記

  小小餐盒回收還需多方協同發力

  仔細觀察回收鏈條不難發現,外賣餐盒使用、分類、回收相互影響:餐飲企業(ye) 使用五花八門的外賣餐盒,增加了分類回收的難度;垃圾分類不精細,導致回收價(jia) 格上不去的同時,也推高了回收成本。

  現階段提高餐盒回收比例的有效方式,是提升垃圾分類的精細化水平,增設餐盒專(zhuan) 用回收桶或可回收垃圾桶,同時鼓勵廢品回收站點積極回收塑料餐盒。這需要城市管理部門統籌規劃,不斷優(you) 化本市垃圾分類回收體(ti) 係。

  今年,汽車產(chan) 品已開始試點生產(chan) 者責任延伸,將生產(chan) 者對其產(chan) 品承擔的資源環境責任延伸到回收利用等環節。餐盒回收,同樣需要商家、外賣平台、消費者等多主體(ti) 共同承擔責任。當成本體(ti) 現到每一方身上,大家才會(hui) 反思現有商業(ye) 模式的弊端,探索源頭減量以及更優(you) 的環保替代方式。(記者曹政 楊天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