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玩”出來的萬億級產業
戶外運動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經濟。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men) 日益注重健康和生活質量,青睞貼近自然的休閑和運動方式,中國戶外運動發展迎來春天:冰雪、路跑、騎行、越野、露營等呈現爆發式增長;“90後”、女性、親(qin) 子家庭成為(wei) 消費主力軍(jun) ;專(zhuan) 業(ye) 化、輕便化、可玩性引領消費新趨勢。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國家體(ti) 育總局等部門出台《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yu) 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動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總規模達到3萬(wan) 億(yi) 元。這個(ge) “玩”出來的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反映了民眾(zhong) 不斷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體(ti) 現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新變化。
從(cong) 小眾(zhong) 到大眾(zhong)
34歲的何昌娟是昆明一位戶外運動發燒友,登山、越野跑、滑雪占據了她業(ye) 餘(yu) 生活的全部,最近她又迷上了city walk(城市漫步),專(zhuan) 注打卡城市咖啡館。“戶外運動對我而言是一種放鬆,我可以絕對放空,沉浸自然,運動後能以飽滿的狀態,迎接新一天的工作生活。”
近兩(liang) 年,何昌娟驚喜地發現,與(yu) 10年前多是男性登山者不同,如今的女性登山者越來越多,“今年6月我去登哈巴雪山,10人中就有6名女性,我強烈地感受到,戶外運動的參與(yu) 群體(ti) 正在迅速擴大。”
以往的小眾(zhong) 運動變成了大眾(zhong) 運動。今年10月出爐的《中國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2022年至2023年,冰雪、路跑、騎行、越野、露營等戶外運動呈現爆發式增長。2023年上半年,與(yu) 戶外運動相關(guan) 的訂單量較2022年同期增長79%,與(yu) 2019年同期相比,訂單量增長了221%。
“戶外運動正在成為(wei) 一項深入綠水青山、融入自然懷抱的生態友好型活動,它讓‘去戶外’成了一種生活態度,包含了人們(men) 對健康的重視、對自由的追尋、對心靈棲息的向往。”國家體(ti) 育總局體(ti) 育文化發展中心主任黃金說。
小紅書(shu) 發布的《2023戶外生活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戶外運動已逐步走向生活化、全民化,1月至10月,戶外用戶日活環比增長超100%,徒步、騎行、露營、釣魚、潛水衝(chong) 浪、滑雪等成了新生活方式。
“以雲(yun) 南為(wei) 例,各級各類戶外協會(hui) 組織蓬勃發展,登山、跑團、自行車等俱樂(le) 部欣欣向榮,戶外運動參與(yu) 人數不斷增加,每周進行一次以上戶外運動的人數超2200萬(wan) 人。”雲(yun) 南省體(ti) 育局局長楊中華說。
從(cong) 城市街區,到鄉(xiang) 野小道,再到山間公路,隨時隨地可見徒步、路跑或騎行的人群。“這是一種很好的社會(hui) 現象,說明人們(men) 對身心健康、親(qin) 近自然的需求增加,也說明我國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的繁榮,讓戶外運動有了更多可利用的空間。”黃金表示,戶外運動過去參與(yu) 門檻高,對專(zhuan) 業(ye) 裝備要求強,具有極限或亞(ya) 極限屬性,如今則向輕量化和可玩性高發展,逐漸深入“尋常百姓家”。
花樣多 玩法多
2022年至2023年,中國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不僅(jin) 迎來曆史性發展機遇,也呈現出不少新趨勢和亮點。
——花樣多、玩法多。2022年,露營、漂流、滑雪、徒步等一直穩居戶外運動搜索熱度榜前列,航空運動、衝(chong) 浪、潛水、登山、攀岩、騎行、路跑、垂釣、定向運動方興(xing) 未艾。飛盤、槳板、陸衝(chong) 、腰旗橄欖球、匹克球等新興(xing) 項目正逐步成為(wei) 年輕群體(ti) “新城市運動”潮流的代表。
——“90後”與(yu) 女性戶外運動主力軍(jun) 。“90後”已成為(wei) 戶外運動最大消費群體(ti) ,占比36.1%;女性已打破男性主導戶外運動的格局,參與(yu) 者占比59.9%。國家體(ti) 育總局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說,女性參與(yu) 戶外運動熱情高漲,不僅(jin) 在登山徒步上挑戰男性,在露營、槳板、衝(chong) 浪、飛盤等潮流運動中更是十分活躍。
——“帶娃玩戶外”成為(wei) 新理念。據馬蜂窩數據,2022年親(qin) 子家庭在戶外運動參與(yu) 人群結伴類型占比最高,達38.3%。“隨著人們(men) 教育觀、親(qin) 情觀的變化,放下電子產(chan) 品,帶娃‘玩’戶外,已成為(wei) 育兒(er) 新理念。”楊雪鶇說。
在調研中,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城鄉(xiang) 與(yu)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吳宜夏發現,騎行、垂釣愈發受年輕人青睞,“90後”是騎行高端品牌的主力,26歲以下的垂釣人數四年間增長了4倍,女性更喜歡露營,天幕、野餐墊、營地車等銷量翻番。
此外,專(zhuan) 業(ye) 化、功能性、輕便化和設計感正成為(wei) 消費新趨勢。“公路車人群趨近專(zhuan) 業(ye) 化,開始關(guan) 注車圈材質和車架材質;徒步人群選擇服飾更在意設計感和‘百搭性’,露營風、山係、工裝風等個(ge) 性化設計走熱。”吳宜夏說。
黃金表示,從(cong) 供給側(ce) 到需求側(ce) ,都要不斷適應戶外運動發展新趨勢,迎合戶外運動消費市場,才能推動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企業(ye) 訂單多 市場融資活
“企業(ye) 訂單多,市場融資活”是戶外運動領域在2022年至2023年交出的答卷。
2022年,盡管體(ti) 育行業(ye) 股權融資整體(ti) 下滑,但戶外運動領域仍保持了較高活力,融資事件數在體(ti) 育產(chan) 業(ye) 投融資事件總數的占比提升,達21.6%,2023年上半年占比升至30.8%。
“這反映出社會(hui) 資本對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的樂(le) 觀。”楊雪鶇說,通過分析7家戶外運動上市公司數據可以看出,這些公司近三年營收總額實現穩定增長,並表現出較強盈利能力。
市場拉動外,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也得到了多層次政策支持。2022-2023年間,國家體(ti) 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台了《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2-2025年)》《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體(ti) 育消費的工作方案》《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yu) 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
與(yu) 此同時,戶外運動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今年先後發布了11項冰雪運動國家標準和《帆船賽事活動辦賽指南》等8項行業(ye) 標準。
楊雪鶇表示,近年來,我國戶外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曆史性跨越,正向中高端全產(chan) 業(ye) 鏈轉型,向區域協調一體(ti) 化邁進,向文體(ti) 旅融合拓展,為(wei) “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提供了新途徑,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高品質生活新期待。
“下一步,政策支持將著重打造戶外運動品牌項目,積極引進更多高能級、高規格的賽事,多頭並進促進戶外運動蓬勃發展。”楊雪鶇說。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在政策加持下,我國戶外運動市場潛力巨大,企業(ye) 正積極布局各個(ge) 細分賽道,產(chan) 業(ye) 發展有待各方共同發力。
“挪客”創始人季劍明認為(wei) ,戶外運動市場正在經曆一場數字革命,人們(men) 喜歡使用智能設備記錄、分享運動經曆,這對未來的產(chan) 品和服務提出了新要求。
“在我看來,戶外運動市場的未來,將更加多元化和個(ge) 性化,我們(men) 要不斷學習(xi) 、創新,以適應市場變化,同時還要不斷提升美學設計,打造高品質產(chan) 品,精細化渠道運營,才能在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季劍明說。
探索文體(ti) 旅融合發展之路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提出:“豐(feng) 富‘賽事+旅遊’等業(ye) 態”“推動體(ti) 育賽事和旅遊活動一體(ti) 謀劃、一體(ti) 開展,結合重大、特色賽事,培育‘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項目。”對推動文體(ti) 旅融合發展,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作出專(zhuan) 門部署。
“近年來,文體(ti) 旅融合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這半年以來,文旅部門和體(ti) 育部門,結合重大體(ti) 育賽事多次舉(ju) 辦文體(ti) 旅融合促消費活動,探索文體(ti) 旅融合發展之路。”文化和旅遊部產(chan) 業(ye) 發展司副司長馬力表示,推動文體(ti) 旅融合,可以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發力、找準結合點入手。
以麗(li) 江為(wei) 例。雲(yun) 南從(cong) 2014年格蘭(lan) 芬多自行車節舉(ju) 辦開始,麗(li) 江便是每年比賽的收官站。因為(wei) 海拔高、坡道密、風景奇,麗(li) 江站賽道成為(wei) 騎手最鍾愛的“終極考驗”,壯美的雪山、詩意的古城讓麗(li) 江成為(wei) 選手們(men) 向往的比賽地。
麗(li) 江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尹亮欽表示,“跟著賽事去旅行”已成為(wei) 廣大體(ti) 育愛好者來麗(li) 江的重要理由,“一人參賽、全家旅遊,一日參賽、多日停留”正成為(wei) 常態,體(ti) 育賽事帶來的“流量”轉變為(wei) 文旅消費的“留量”,帶動了當地餐飲、交通、旅遊等相關(guan) 消費,讓經濟“燃”起來。
今年以來,麗(li) 江旅遊市場呈井噴式增長,1月至9月接待國內(nei) 遊客5677.57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6.09%,為(wei) 2019年同期水平的128.19%;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866.98億(yi) 元,同比增長55.71%,為(wei) 2019年同期水平的108.56%。
“文化產(chan) 業(ye) 、旅遊產(chan) 業(ye) 和體(ti) 育產(chan) 業(ye) 都是現代服務業(ye) 的主力軍(jun) ,具有一業(ye) 興(xing) 、百業(ye) 旺的特點,能帶動裝備製造、推進一二三產(chan) 融合,在發展路徑上,也有共通之處。”馬力建議,各地可結合體(ti) 育賽事推出運動員、觀眾(zhong) 專(zhuan) 屬景區、餐飲、住宿、文娛等優(you) 惠措施,提高就地及周邊旅遊轉化率,拉動旅遊消費。同時,促進文旅企業(ye) 與(yu) 體(ti) 育企業(ye) 深化合作,引導體(ti) 育培訓、運動健身、文體(ti) 康養(yang) 的發展,提升體(ti) 育裝備、體(ti) 育服裝、體(ti) 育商品等創意設計水平。
敬畏自然 愛護環境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戶外運動是良好的紐帶,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也將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綠色發展的一條途徑。
《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yu) 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要堅持資源統籌、生態優(you) 先、創新驅動。
“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雖然不屬於(yu) 高耗能、高汙染行業(ye) ,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hui) 對周圍的生態環境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如登山帶來的垃圾、釣魚對相關(guan) 水域生物鏈造成的破壞、體(ti) 育賽事的過度運營保障造成的資源浪費等等。”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朱洪軍(jun) 認為(wei) ,在發展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的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推動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10月,2023中國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在大理舉(ju) 行,這也讓大理看到了未來發展的一條路徑。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書(shu) 記楊國宗表示,大理將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多樣化的地理環境,打造戶外運動文化IP,如徒步、登山、攀岩、自行車、馬拉鬆、皮劃艇、帆船、帆板等。“在此過程中,我們(men) 將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強調綠色出行、合理開發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讓遊客在大理的戶外運動之旅中,感受到人與(yu) 自然的和諧共生。”
帆板世界冠軍(jun) 陳佩娜表示:“我希望能鼓勵更多大眾(zhong) 參與(yu) 戶外運動,戶外運動不僅(jin) 可以鍛煉體(ti) 能,更是與(yu) 大自然互動的過程。隻有親(qin) 身參與(yu) ,才能真正感受其魅力。”
對於(yu) 未來,上海體(ti) 育大學教授黃海燕信心十足:“我國的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正步入蓬勃發展周期,是推動體(ti) 育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領域,更是架在‘綠水青山’與(yu) ‘金山銀山’之間的一座橋梁。”
“戶外運動的精神包含了堅持不懈、永不言棄、互助合作、共建共享、積極探索、自然環保等豐(feng) 富的內(nei) 容,它涉及人類回歸自然時的各種狀態。當我們(men) 將戶外運動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時,一定要記得敬畏自然、愛護環境,讓我們(men) 的後世子孫也能共享。”著名探險家金飛豹提醒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