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焦點訪談: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

發布時間:2023-12-25 10:16: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以來,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排查搜救、救治傷(shang) 員,全力安置受災群眾(zhong) ,搶修受損的基礎設施,嚴(yan) 防次生災害。而當下麵臨(lin) 的一大挑戰就是嚴(yan) 寒天氣。這幾天當地晚上的氣溫都在零下,甚至達到零下10度上下。天寒地凍,受災群眾(zhong) 的冷暖讓人牽掛。怎麽(me) 幫助他們(men) ?除了去集中安置點,震中附近不少村子想的辦法是就近安置。鄰裏守望相助,八方伸出援手,讓群眾(zhong) 在村裏、在家門口的安置點溫暖過冬。

  12月23日,在大河家鎮四堡子村,村支書(shu) 馬淵虎正在忙著與(yu) 施工方對接村裏第一批活動板房搭建的事務。按照建設計劃,要保證村裏每戶都能住上活動板房。

  四堡子村是這次地震受災最嚴(yan) 重的區域之一。全村共有643戶村民,3239人,地震共造成13人受傷(shang) ,1人死亡。村裏房屋因地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毀壞,不少成了危房。經過幾天的安置,目前村民們(men) 基本生活平穩,各項物資供應充足。村民們(men) 相對平穩的生活來自鄰裏的守望相助和八方伸出的援手。

  12月20日,地震發生一天後,記者就曾來到這個(ge) 村子了解安置情況。當時村委會(hui) 和安置點一片忙碌,由當地政府緊急調撥的帳篷已經搭建起來,一批批生活物資正在送達。

  地震發生後,村支部書(shu) 記馬淵虎好幾天都沒有合眼。他帶領村裏誌願者們(men) 接收物資、發放物資、安置群眾(zhong) 、解決(jue) 難題……在現場,找他的人一個(ge) 接一個(ge) ,還沒顧上和記者說兩(liang) 句話,他的手機又響了起來……

  12月18日23時59分,剛剛入睡的馬淵虎被地震驚醒,從(cong) 那一刻起,一場守護生命、與(yu) 時間賽跑的接力就開始了。

  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四堡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馬淵虎:“村民給我打電話,說他家裏房子塌了,把家人壓了。我第一時間趕到他家裏,打電話動員群眾(zhong) 趕緊到這個(ge) 家裏,救塌房壓的受災群眾(zhong) 。”

  馬淵虎趕緊到周圍喊人,大家齊心協力把被壓群眾(zhong) 救了出來。隨後的幾個(ge) 小時,他們(men) 又陸續把傷(shang) 者送往醫院。由於(yu) 全村房屋受損嚴(yan) 重,盡快安置好群眾(zhong) 也是非常緊迫的事。

  近幾天,積石山縣夜間溫度為(wei) 零下15度左右。地震剛過,大量生活物資短缺,盡管當地政府在第一時間就緊急調撥了帳篷等救援物資陸續送到村裏,但接下來,怎麽(me) 保證棉衣、被褥、火爐等保暖物資充足供應,讓群眾(zhong) 溫暖過冬,依然是非常緊迫的事。

  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當地政府部門緊急調撥來了147個(ge) 火爐,取暖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解決(jue) 。

  這幾天,安頓好村民們(men) 之後,馬淵虎的工作還沒結束。夜裏11點,送物資的車輛少了,馬淵虎又帶著村裏的誌願者夜巡去了。如何防止村民擅自回到危房,避免次生災害成為(wei) 擺在他麵前的另一個(ge) 重要問題。為(wei) 了防範風險,馬淵虎組織村民成立了15人的夜巡隊伍,防止人員擅自回到危房。

  這幾天,除了政府統一調配發放的物資,也有不少社會(hui) 各界捐助的物資被送到村裏。而在眾(zhong) 多援助力量中,還有一個(ge) 特殊的團隊,來自河北涿州。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刁窩鎮刁四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克偉(wei) :“基本上人停車不停,我們(men) 過來的時候,每4個(ge) 小時休息20分鍾。”

  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後,一則短消息發到了今年夏天曾遭遇水災的河北涿州刁四村的工作群。發消息的人是刁四村村支書(shu) 張克偉(wei) 。

  在災難中曾遭遇的巨大困難,這些村民感同身受。刁四村村民們(men) 紛紛響應,為(wei) 地震災區捐款,短短1天就湊了9萬(wan) 多元。村裏剛剛攢了20多萬(wan) 的集體(ti) 收入也都拿了出來。

  張克偉(wei) :“頭天晚上提出去甘肅,當天晚上老百姓就躍躍欲試地開始報名,開始組織,第二天籌集資金,我們(men) 開兩(liang) 委班子會(hui) 。一天的時間就籌集足了,籌集了五車的物資,就開過來了。”

  經過抗震救災指揮部對各鄉(xiang) 鎮所缺物資的比對,刁四村的五車援助物資被調配到了積石山縣的安集鎮。安集鎮離震中不到20公裏,海拔2300多米,震後急需救援物資。

  甘肅省積石山縣安集鎮鎮長齊學花:“尤其晚上天氣特別冷,老人、孩子、有些身體(ti) 不好的,有些也受不了,希望救災的物資能夠快點來。”

  為(wei) 了盡快給村民送去保障物資,刁四村村民的車隊日夜兼程。22日淩晨,曆經32個(ge) 小時,帶著全村2000多人的囑托,這個(ge) 車隊跨越1600公裏,終於(yu) 抵達了積石山縣的安集鎮。顧不上休息,刁四村的村民就和當地村民一起把貨物卸了下來。五車物資,足足卸了三個(ge) 小時,其中包括2400件軍(jun) 大衣、2580條棉被、1820副自發熱鞋墊。

  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重建家園,已經是進行時。從(cong) 12月20日淩晨開始,一批批活動板房已經陸續在各個(ge) 受災的村子裏搭建起來。

  預計到12月底,甘肅震區將完成超過1萬(wan) 座活動板房的搭建工作,確保群眾(zhong) 溫暖過冬。同時,各界更多的各類支援源源不斷抵達災區,這樣的守望相助正溫暖著這裏的每一個(ge) 人。

  風雪嚴(yan) 寒中,一頂頂帳篷、一間間板房成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在寒冬裏的“避風港”。條件雖然簡陋,但從(cong) 熱氣蒸騰的牛肉麵到燃起的火爐無不傳(chuan) 遞著濃濃的暖意。救災仍在持續,災後恢複和災後重建還麵臨(lin) 很多困難。眼下解決(jue) 受災群眾(zhong) 的居住、吃飯、取暖困難,保障群眾(zhong) 溫暖過冬是當務之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已經向甘肅、青海兩(liang) 省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2億(yi) 元;各地各方的救助力量也千裏馳援。這個(ge) 震後的冬天,我們(men) 將一起度過。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