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災後重建現場:條件不斷改善 生活正在恢複
記者在青海海東(dong) 災後重建現場看到——
條件不斷改善 生活正在恢複(在現場)
本報記者 賀 勇 王 梅
和麵、揉麵、炸油餅……1月3日傍晚時分,王春梅家裏的油鍋冒著熱氣,香味溢出窗外。
王春梅和丈夫、兒(er) 子以及父親(qin) 一家四口,住在青海省海東(dong) 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中村糧站安置點的安置房裏。“今天炸的油餅是用剛領到的麵和油做的。”王春梅說,每天都能領到生活物資,做飯用的東(dong) 西也已配置齊全,每天都想著能做點什麽(me) 新花樣兒(er) 。
在民和縣官亭鎮官東(dong) 村吉泰路安置點,老遠就看到開著電動三輪車的張二子老兩(liang) 口。
“剛去外麵逛了一圈兒(er) 。”今年64歲的張二子不緊不慢地說,“現在水通了,鋪麵陸續開門了,連水廁都安裝好了。”
據介紹,元旦過後,民和縣官亭鎮官東(dong) 村吉泰路安置點已配備4個(ge) 水廁,加上原有的11個(ge) 旱廁,受災群眾(zhong) 的生活方便了不少。除此之外,這裏還增加了汙水處理設備,可以將汙水排放口直接連接到中川鄉(xiang) 的汙水處理廠,讓環境更加潔淨。
“我們(men) 已累計建成板房3507間(含彩鋼板房170間),入住板房3880戶、16055人。對道路崎嶇不宜板房安置的山區受災群眾(zhong) 因地製宜采取棉帳篷安置方式,目前帳篷安置1473戶、7050人。”海東(dong) 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鄒晨明介紹。
1月4日一早,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村民李永春在民和縣人民醫院辦好出院手續,回到活動板房。積石山6.2級地震造成李永春多發性肋骨骨折,在主治醫師張國俊的精心照料和妻子的陪護下漸漸恢複。
“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後,民和縣人民醫院接收了大約150名傷(shang) 員,部分轉診到省級醫院,其他傷(shang) 員經救治後陸續康複出院。截至1月4日,住院傷(shang) 員還有14人。這些傷(shang) 員有望下周全部出院。”民和縣人民醫院院長李萬(wan) 峰告訴記者。
同樣是4日早晨,在民和縣官亭鎮中心學校,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一排排白色的活動板房裏傳(chuan) 出琅琅讀書(shu) 聲。教室裏燈光明亮,嶄新的課桌上放著課本和作業(ye) 本。從(cong) 1月2日起,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震區的中小學線下複課複學。
“目前我們(men) 學校除初中部學生轉移到民和四中,其他960名學生已全部安排到活動板房實現複課。”官亭鎮中心學校校長王先真說。
據民和縣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李生科介紹,官亭鎮中心學校的28間板房教室裏配備有懸掛式暖風機,保證屋內(nei) 溫度在22攝氏度以上。
(人民網青海頻道馬可欣參與(yu) 采寫(xie) )
《人民日報》( 2024年01月05日 第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