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外資有進有出符合市場規律 我國高質量引資特征顯著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潘潔、謝希瑤)針對近段時間我國吸引外資規模波動、外界炒作“外資撤離中國”,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在新華社8日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hui) ”大型全媒體(ti) 訪談節目上說,外資有進有出、有增有減是符合市場規律的現象。中國市場的巨大發展機遇和增長潛力始終是跨國公司難以割舍的。隨著跨國公司調整投資布局,我國吸引外資的結構也在持續優(you) 化。
朱冰介紹,一些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調整生產(chan) 布局,縮減在華投資規模或業(ye) 務,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勞動密集型企業(ye) 梯度轉移。隨著國內(nei) 勞動力、土地成本上升,一些成本敏感型、勞動密集型的企業(ye) 根據發展戰略和各國比較優(you) 勢,在全球範圍調整布局、轉移產(chan) 能。
二是因競爭(zheng) 優(you) 勢弱化退出。近年來我國本土企業(ye) 技術水平和產(chan) 能提升,外資企業(ye) 麵臨(lin) 的市場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一些外資企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弱化,選擇逐步退出中國市場。
三是投資轉型升級。不少外資企業(ye) 順應國內(nei) 產(chan) 業(ye) 升級的趨勢,積極調整在華投資布局。比如有的企業(ye) 陸續關(guan) 閉或者轉移了手機、電腦、家電的生產(chan) 線,但在華增加了新型顯示、新能源電池等高技術產(chan) 品生產(chan) 線,擴大了研發中心的投入。
四是分散投資。地緣政治因素對資本流動的影響顯著上升,一些國家推動產(chan) 業(ye) 和資金回流,出台涉華投資限製措施,幹擾了正常的跨國投資決(jue) 策。部分跨國公司將部分新增投資分散至其他國家。
盡管麵臨(lin) 各種外部不利因素挑戰,中國吸引外資規模仍處於(yu) 曆史高位,吸引外資結構持續優(you) 化。2023年前11個(ge) 月,高技術產(chan) 業(ye) 引資規模達到3866.5億(yi) 元人民幣,占全國吸引外資比重為(wei) 37.2%,比2022年全年水平提升了1.1個(ge) 百分點。其中,醫療儀(yi) 器設備及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ye) 分別增長27.6%和5.5%,研發與(yu) 設計服務領域外資增長9.1%。
“引資結構的積極變化,體(ti) 現了國家出台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擴大製造業(ye) 引資等一係列政策的成效,也是各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努力引進高質量外資的結果。”朱冰說。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朱冰表示,將從(cong) 放寬外資準入、保障準入準營、促進公平競爭(zheng) 三方麵抓好落實,推動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深化現代服務業(ye) 領域對外開放,進一步清理外資準入負麵清單之外的限製措施,全麵保障外資企業(ye) 國民待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