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領域齊頭並進匯聚蓬勃生機 中國經濟“開門紅”帶來融融暖意
央視網消息:1月11日,《新聞聯播》報道了中國汽車行業(ye) 、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措施、醫療服務、審計、冬春救助等方麵的消息,多方齊發力促進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我們(men) 同時結合其他領域傳(chuan) 來的利好消息,看中國經濟“開門紅”帶來的陣陣暖意。
【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雙雙突破3000萬(wan) 輛】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1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首次雙雙突破3000萬(wan) 輛,創曆史新高。
2023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3016.1萬(wan) 輛和3009.4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其中汽車出口491萬(wan) 輛,同比增長57.9%,我國有望成為(wei) 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目前,中國汽車已經出口到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wei) 中國汽車工業(ye) 重要的增長點,出口帶動作用明顯。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超過120萬(wan) 輛,同比增長超過77%。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自主品牌比亞(ya) 迪,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製造商。
【“流動的中國”蘊含巨大生機活力】
投產(chan) 新線,更多地方城際鐵路通車。有關(guan) 我國鐵路建設發展的最新情況,我們(men) 再來看一組數據。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7645億(yi) 元、同比增長7.5%。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ye) 裏程達到15.9萬(wan) 公裏,其中高鐵達到4.5萬(wan) 公裏。
截至2023年底,我國地方鐵路營業(ye) 裏程達到2.46萬(wan) 公裏,建成鐵路專(zhuan) 用線9000餘(yu) 條,由地方自主運營的廣東(dong) 城際鐵路等項目陸續通車。經行政許可的鐵路運輸企業(ye) 達到79家。
湖北武漢至西寧直達高鐵開通
1月10日,湖北武漢至青海西寧首開直達高鐵,這也是武漢開往青藏高原的首趟直達高鐵。
10日11時45分,G852次列車從(cong) 武漢站準時發車,駛向西寧。列車沿途經過鄭州、洛陽、西安、鹹陽、寶雞、天水、蘭(lan) 州等主要城市,跨越1806公裏,於(yu) 當天20點54分到達西寧站,全程運行9小時9分。
為(wei) 做好高鐵服務, 針對西寧站位於(yu) 高海拔地區的實際情況,武漢客運段乘務組提前準備、訓練,保證旅客順暢出行。
四川天府機場今起實施24小時過境免檢
1月11日起,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實施24小時直接過境旅客免辦邊檢手續便利措施,中轉時間較以往縮短近30分鍾。
11日起,從(cong)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24小時內(nei) 過境且不離開口岸限定區域的旅客,可免辦邊檢手續。據了解,去年經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中轉外國人達4.3萬(wan) 餘(yu) 人次。以往直接過境旅客乘坐國際(地區)航班到達天府機場後,均需要先辦理值機手續,然後依次辦理邊檢直接過境手續。過境免檢實施後,直接過境旅客可免辦邊檢手續,中轉時間較以往縮短近30分鍾,將提升中轉過境旅客通關(guan) 體(ti) 驗,更加便利中外人員往來,推動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
深中通道鋼橋麵瀝青鋪裝完成
1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深中通道完成鋼橋麵瀝青鋪裝,鋪裝總麵積38萬(wan) 平方米。同時機電、房建、交安及其他附屬工程加快推進,預計今年6月底深中通道將具備通車條件。
寧夏開通首個(ge) 鐵海聯運圖定國際貨運班列
1月11日,寧夏—天津港“一單製”鐵海聯運圖定班列開通。班列具備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等特點,全程運行時間33小時34分鍾,較原有模式縮短15小時,該班列的開通將有效保障寧夏國際貨運通道的暢通。
【我國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ti) 係】
全球海拔最高抽水蓄能電站——雅礱江道孚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
1月11日,雅礱江道孚抽水蓄能電站正式開工建設。這個(ge) 電站是四川省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項目,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
道孚抽水蓄能項目位於(yu)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總裝機容量210萬(wan) 千瓦,年發電量達30億(yi) 千瓦時。電站建成後,將在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促進新能源科學高效開發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道孚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場址海拔4300米,電站上、下庫最大水位差超760米,是我國運行水位落差第二高的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極具探索性和挑戰性。道孚抽水蓄能電站是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ti) 化基地重大項目。目前,該基地已投產(chan) 水電和新能源裝機近2100萬(wan) 千瓦。按照規劃,2035年示範基地全麵建成,裝機容量7800萬(wan) 千瓦,將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示範基地。
三峽水庫日均補水量創同期新高
1月11日,三峽集團發布消息,2023年11月以來,三峽水庫累計向下遊補水量創同期新高,充分保障了長江中下遊地區用水需求,同時保障了長江黃金水道安全暢通。
三峽水庫作為(wei) 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充分發揮重要水資源調節作用,利用提前蓄好的一庫碧水,為(wei) 長江中下遊補水。截至1月10日,三峽水庫累計向下遊補水約67億(yi) 立方米,相當於(yu) 近470個(ge) 西湖的水量,全力保障長江中下遊航運、生活、生態等用水需求。
據了解,三峽集團在長江幹流開發建成了由烏(wu) 東(dong) 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六座梯級電站構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通過開展六庫聯合調度,對保障長江流域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和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我國首座城鎮燃氣摻氫綜合實驗平台投產(chan)
我國首座城鎮燃氣摻氫綜合實驗平台日前在深圳投入使用,平台投用為(wei) 我國利用現有城鎮燃氣管道摻氫提供了可推廣、可複製的模式。
我國首座燃氣摻氫綜合實驗平台集測試、驗證、生產(chan) 功能為(wei) 一體(ti) ,摻氫比例可達20%,壓力範圍覆蓋城鎮燃氣全部壓力運行範圍。所謂天然氣管道摻氫輸送,其實就是將氫氣與(yu) 天然氣進行不同比例混合,再利用現有天然氣管網進行輸送。
專(zhuan) 家告訴記者,氫氣和天然氣性質不同,天然氣管道摻入氫氣後,將會(hui) 給管材、閥門等設備帶來一係列安全運行難題。綜合平台不僅(jin) 可針對管輸條件的燃氣管道以及閥門、連接件、表具等燃氣基礎設施開展管材氫環境長周期實驗,還可針對多種燃氣器具及終端應用場景開展適應性研究。
我國現階段天然氣摻氫利用的比例為(wei) 3%,歐美部分國家天然氣摻氫運輸最高比例已經達到20%。
新聞鏈接:我國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正逐漸釋放
考慮到氫能源的獨特優(you) 勢,近期,我國多地出台氫能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加速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
目前,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三大區域氫能產(chan) 業(ye) 呈現集群化發展態勢。在氫能的技術創新方麵,我國已掌握了一批電解水製氫裝置、儲(chu) 運設備和燃料電池等先進技術,這些高端裝備正逐步推向市場。在氫能製備方麵,可再生能源製氫項目在華北和西北等地積極推進,電解水製氫成本穩中有降。
中國能源研究會(hui) 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衛斌:我國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製氫的裝機規模有可能突破1億(yi) 千瓦。到2060年,綠氫生產(chan) 的量有可能接近1億(yi) 噸,包括我們(men) 用氫能再來發電的裝機容量,有可能突破1億(yi) 千瓦。
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建成並運營的加氫站數量達到了428座,共建成可再生能源製氫項目58個(ge) ,覆蓋21個(ge) 省市自治區,合計項目規模達654.5兆瓦。據預測,2060年我國氫能消費規模將達到近8600萬(wan) 噸,產(chan) 業(ye) 規模將達到4.6萬(wan) 億(yi) 元。屆時,在我國專(zhuan) 門製氫的用能結構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將從(cong) 2022年的1%增長至93%,其中風能和太陽能製氫占比將達三分之二。
【高水平對外開放步履鏗鏘】
國家移民管理局正式施行便利外籍人員來華5項措施
記者1月11日從(cong)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國家移民管理局從(cong) 即日起正式施行便利外籍人員來華5項措施,進一步暢通外籍人員來華渠道,更好地服務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
5項新舉(ju) 措主要包括:放寬來華外籍人員申辦口岸簽證條件。對急需來華從(cong) 事商貿合作、訪問交流、投資創業(ye) 、探望親(qin) 屬及處理私人事務等非外交、公務活動的外籍人員,來不及在境外辦妥簽證的,可憑邀請函件等相關(guan) 證明材料向口岸簽證機關(guan) 申辦口岸簽證入境。
外籍人員在北京首都、上海浦東(dong) 等9個(ge) 國際機場,推行24小時直接過境旅客免辦邊檢手續。
短期來華從(cong) 事商貿合作、訪問交流、投資創業(ye) 、探望親(qin) 屬、觀光旅遊及處理私人事務等非外交、公務活動的外籍人員,有正當合理事由需繼續在華停留的可就近就便向停留地公安機關(guan) 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簽證延期換發補發。
在華外籍人員因正當合理事由需多次出入境的,可憑邀請函件等相關(guan) 證明材料,向公安機關(guan) 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換發多次入境有效簽證。
中國貿促會(hui) :2023年我國展覽業(ye) 呈現全麵恢複態勢
中國貿促會(hui) 1月10日發布的《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3年我國經貿類展會(hui) 數量和展出麵積超越疫情前水平,展覽業(ye) 呈現全麵恢複態勢。
2023年我國共舉(ju) 辦經貿類展會(hui) 3923場,較2022年增長117.1%,較2019年增長10.6%;辦展總麵積1.41億(yi) 平方米,較2022年增長153.3%,較2019年增長8.25%。
從(cong) 行業(ye) 分布來看,工業(ye) 與(yu) 科技類展會(hui) 在數量和麵積上均居各行業(ye) 展覽首位。
從(cong) 區域分布來看,2023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舉(ju) 辦經貿類展會(hui) 數量占全國比重為(wei) 57.35%,總展覽麵積占全國比重63.27%。
出國展覽方麵,2023年中國貿促會(hui) 共組織舉(ju) 辦出國辦展78項。出國辦展項目場均展出麵積、參展公司數量、展位數量分別達到2019年水平的0.97倍、1.33倍、1.2倍。
300餘(yu) 家企業(ye) 已簽約參加第七屆進博會(hui)
日前,《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傳(chuan) 播影響力報告》發布暨第七屆企業(ye) 展簽約儀(yi) 式在上海國家會(hui) 展中心舉(ju) 行。活動現場,23家展商集體(ti) 簽約參加第七屆進博會(hui) ,截至目前已有300餘(yu) 家企業(ye) 簽約參加企業(ye) 商業(ye) 展。
《報告》顯示,第六屆進博會(hui) 全年累計曝光量超百億(yi) 次,進博會(hui) 官網全年總訪問量超10億(yi) 人次,境內(nei) 外多渠道傳(chuan) 播累計覆蓋約20億(yi) 人次。
目前,第七屆進博會(hui) 籌辦工作已全麵啟動。當天還舉(ju) 行了第七屆進博會(hui) 企業(ye) 展簽約儀(yi) 式,23家企業(ye) 集體(ti) 簽約第七屆進博會(hui) 企業(ye) 商業(ye) 展。截至目前,已有300餘(yu) 家企業(ye) 簽約參加企業(ye) 商業(ye) 展。虹橋論壇主題議題設計工作也已正式啟動,正在廣泛征求意見、開展全球谘商。
【科技自立自強彰顯磅礴力量】
我國成功發射天行一號02星
1月11日11時5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天行一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於(yu) 開展空間環境探測等試驗。此次任務是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的第26次飛行。
引力一號遙一商業(ye) 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1月11日下午1時30分,我國在山東(dong) 海陽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號遙一商業(ye) 運載火箭,將搭載的雲(yun) 遙一號18—20星3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引力一號商業(ye) 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
我國科學家實現無液氦極低溫製冷研究突破
一個(ge) 世紀之前,人類第一次將氦氣液化,從(cong) 此在極低溫製冷領域,液氦被廣泛使用。我國科學家通過多年研究,在近期實現了無液氦情況下的極低溫製冷基礎研究的重要突破,該科研成果北京時間1月11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超固態是一種在接近絕對零度時出現的量子物態,我國科研人員在一種鈷基三角晶格量子磁性材料中,首次發現了名為(wei) “自旋超固態”的新奇物質狀態,得到了其存在的實驗證據。隨後,科研人員利用該材料,通過絕熱去磁過程獲得了94毫開,也就是零下273.056攝氏度的極低溫,實現了無液氦極低溫製冷,並命名該效應為(wei) “自旋超固態巨磁卡效應”。
據了解,極低溫製冷是我國科研領域亟待攻克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之一。這次基礎研究的突破是國際上在實際固體(ti) 材料中首次給出超固態存在的實驗證據。科研團隊未來的工作目標是繼續突破極低溫的極限,並在未來建成無液氦極低溫製冷機。極低溫製冷機可以為(wei) 例如超導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的極低溫運行環境,並且在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深空探測等前沿技術領域廣泛應用。
【多舉(ju) 措保障民生領域“穩穩的幸福”】
《關(guan) 於(yu) 推進兒(er) 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部門1月10日發布《關(guan) 於(yu) 推進兒(er) 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兒(er) 科醫療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兒(er) 童擁有兒(er) 科執業(ye) (助理)醫師數達到0.87人、床位數達到2.5張。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hui) 辦公室工作組赴地方指導冬春救助工作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hui) 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派出多個(ge) 工作組,赴黑龍江、山西等17個(ge) 省份,特別是近期發生地震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地區,實地調研了解災區倒損住房恢複重建、受災群眾(zhong) 過渡期安置和冬季取暖保障等工作,確保受災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
國家藥監局:2023年我國批準上市創新藥40個(ge)
記者1月11日從(cong) 國家藥監局獲悉,2023年,我國新藥好藥上市步伐持續加快,全年批準上市創新藥40個(ge) 、創新醫療器械61個(ge) ,新增批準兒(er) 童藥品92個(ge) 。新增批準中藥品種11個(ge) ,發布中藥飲片國家炮製規範39個(ge) ,製修訂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57個(g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