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這“小樣”被罰了15萬!
羊城晚報記者 汪海晏
單價(jia) 低、容量小、攜帶方便、試錯成本低……近幾年來,化妝品分裝小樣逐漸成為(wei) 一門炙手可熱的生意。在淘寶、抖音、拚多多等電商平台上,一些個(ge) 人商家正在出售粉底液、眼影、腮紅、口紅、香水等化妝品的分裝,隻需花十幾或幾十塊錢就能買(mai) 到。但這門生意卻處在違法的邊緣。
2023年12月27日,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一則處罰信息: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因擅自分裝化妝品,且無中文標簽,違反《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相關(guan) 規定,被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5.3萬(wan) 餘(yu) 元,並沒收包裝材料。
為(wei) 何“會(hui) 員免費領”的好事情,卻弄巧成拙觸犯法規紅線呢?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為(wei) 了規範化妝品小樣的市場,現行的《化妝品生產(chan) 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等均對化妝品的生產(chan) 經營進行了更為(wei) 嚴(yan) 格的監管,明確規定“化妝品經營者不得自行配製化妝品”且“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
擅自分裝化妝品觸犯法規紅線
上海浦東(dong) 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書(shu) 顯示,自2021年1月28日起上海市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屈臣氏”)在全市各門店開始推行“任試瓶·會(hui) 員免費領”活動,會(hui) 員到店選擇洗護、沐浴類化妝品,現場選擇並自行分裝至試用裝塑料瓶後免費帶走,上述試用裝無任何中文標簽。
市場監管部門認為(wei) ,即使經過了法定的生產(chan) 許可後,屈臣氏可以在經營現場提供分裝化妝品的個(ge) 性化服務,但實施主體(ti) 也僅(jin) 限於(yu) 屈臣氏而非顧客,引導顧客自行分裝化妝品,其本質依然為(wei) 屈臣氏的經營行為(wei) 。此外,無論是顧客自行分裝還是當事人員工分裝,整個(ge) 操作過程相同,均未進行驗證或確認。綜上,將上述行為(wei) 一並認定為(wei) 化妝品經營者擅自配製化妝品的行為(wei) 。
根據相關(guan) 法律法規,屈臣氏擅自配製、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的行為(wei) 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二款“化妝品經營者不得自行配製化妝品。”和第三十五條第一款“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符合相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強製性國家標準,內(nei) 容真實、完整、準確。”以及《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的相關(guan) 規定。
據悉,案發後屈臣氏開展了全麵的整改工作,第一時間通知上海所有門店緊急停止“任試瓶·會(hui) 員免費領”活動、內(nei) 部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學習(xi) ,主動發布致歉聲明並開展召回和不良事件收集等工作。
1月10日下午,記者走訪廣州屈臣氏天環廣場店,店員告訴記者:“廣州的屈臣氏之前也有任試瓶·會(hui) 員免費領的活動,不過現在該活動已經結束。”目前店裏有出售香水、洗護用品等小樣,都是從(cong) 官方品牌渠道采購的。記者留意到,店內(nei) 貨架上擺放了很多範思哲、蔻馳、安娜蘇等大牌香水的小樣,包裝精美且都有合規的中文標簽。
在絲(si) 芙蘭(lan) 天河城店,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我們(men) 的小樣不會(hui) 拿來銷售。”他表示,絲(si) 芙蘭(lan) 的產(chan) 品小樣是為(wei) 了讓消費者體(ti) 驗產(chan) 品,僅(jin) 以會(hui) 員積分兌(dui) 換或促銷活動贈送方式給客戶免費試用。
此外,天河城的阿瑪尼、植村秀、嬌蘭(lan) 等化妝品專(zhuan) 櫃的工作人員均表示,不會(hui) 自行分裝或者出售小樣。
電商平台小樣生意仍不少
雖然自行分裝售賣化妝品小樣屬違法行為(wei) ,但在電商平台、直播平台上,以小樣為(wei) 主要商品的店鋪比比皆是,並且銷量上輕鬆破萬(wan) 。
在抖音平台上,依然有博主發布化妝品分裝過程的視頻。視頻中,操作人員戴著手套,用酒精棉簡單對分裝盒、分裝工具進行擦拭後,拆開化妝品原包裝,用鏟子或鑷子將正裝的唇膏、粉餅、高光、粉底液等美妝產(chan) 品分裝到各種小盒子、小瓶子裏進行稱重,再貼上自行製作的色號標簽,一個(ge) 化妝品分裝產(chan) 品就這樣誕生了。但這樣看似專(zhuan) 業(ye) 的分裝過程,真的沒有問題嗎?
最關(guan) 鍵的就是衛生問題。“瓶子是用酒精擦了,但空氣中的細菌沒有隔離。倒取的過程肯定不是在無菌環境下進行的,易造成二次汙染。此外,容易氧化的A醇、維C等功能性成分也會(hui) 和空氣接觸,失活變色。”廣東(dong) 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名研發工程師表示,整個(ge) 操作過程難以與(yu) 正規化妝品的生產(chan) 流程畫上等號。
此外,分裝小樣沒有正規的產(chan) 品包裝,普通消費者很難驗證它到底是不是正品。
記者在淘寶上隨機點進一家美妝小樣專(zhuan) 營店,幾十種小樣幾乎都是國際大牌,價(jia) 格在十幾塊錢,且銷量驚人。例如,3ce腮紅小樣已銷售10萬(wan) 件,nars遮瑕小樣銷售5萬(wan) 件,雅詩蘭(lan) 黛dw粉底液小樣銷售了4萬(wan) 件,還有很多其他小樣的銷售量也都有一萬(wan) 多件。不過記者瀏覽發現,這些小樣都隻有商家自行製作的色號標簽,並非出自品牌方,評論區對“是否正品”的回答更是莫衷一是。當記者詢問小樣產(chan) 品的源頭或者專(zhuan) 櫃證明文件時,經營者卻避而不答,隻是在言語上再三保證是“正品分裝”。
在小紅書(shu) 上,記者添加了一名美妝博主,對方告訴記者,很多自行分裝的商家並不支持退換,麵對消費者質疑,往往會(hui) 回複“支持專(zhuan) 櫃驗貨”的說法,但事實上這並不具備可操作性。“小樣很難驗貨,專(zhuan) 櫃的工作人員並沒有驗貨的條件和技術,更不願意花時間為(wei) 你驗貨。有些商家還可能以不同國家版本略有不同來忽悠你。”她還表示,很多消費者在購買(mai) 小樣前並沒有用過正品,除非使用中出現明顯不適,不然也很難發現作假。
小樣監管有法可依
其實,在化妝品分裝銷售方麵,國家法律早有明確規定。
為(wei) 了規範市場,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化妝品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符合相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強製性國家標準,內(nei) 容真實、完整、準確。例如應當標注化妝品生產(chan) 許可證編號、全成分以及使用期限、使用方法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等。2022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也將化妝品小樣納入監管,明確規定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並與(yu) 產(chan) 品注冊(ce) 或者備案的相關(guan) 內(nei) 容一致。
此外,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化妝品生產(chan) 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第六十三條規定:配製、填充、灌裝化妝品內(nei) 容物,應當取得化妝品生產(chan) 許可證。標注標簽的生產(chan) 工序,應當在完成最後一道接觸化妝品內(nei) 容物生產(chan) 工序的化妝品生產(chan) 企業(ye) 內(nei) 完成。
“因此,商家私自進行分裝且銷售化妝品的行為(wei) 是違規的,不具備化妝品生產(chan) 方麵的條件質量管理和人員管理的要求,無法保證質量安全。”上海秦兵(北京)律師事務所劉馨遠律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分裝小樣應該由持有化妝品生產(chan) 許可證的生產(chan) 企業(ye) 在許可範圍內(nei) 組織開展,無化妝品生產(chan) 許可證分裝的小樣,屬於(yu) 衛生安全無保障的三無產(chan) 品。
針對線上化妝品小樣的銷售,天貓平台曾在2021年3月1日發布了《關(guan) 於(yu) 新增天貓樣品商品發布規範的公示通知》,明確規定“樣品與(yu) 正品品質須保持一致,樣品量原則上不超過正裝的30%;發布的樣品中標題中應明示‘試用’‘小樣’‘樣品’‘試用裝’‘體(ti) 驗裝’等符合樣品信息的屬性關(guan) 鍵詞。”此外,天貓有權要求商家提供樣品的進貨憑證以供審核,若商家無法提供真實有效的進貨憑證以證明樣品的可信來源,天貓將刪除該商品或信息。
那麽(me) 消費者如何挑選合規的化妝品小樣呢?對此,劉馨遠律師建議,要選擇從(cong) 正規門店購買(mai) 化妝品,尤其是網購小樣產(chan) 品時應留意網店資質,購買(mai) 前仔細閱讀商品詳情或售賣規則,索要發票並保存購物憑證,以免發生消費糾紛時難以維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