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三農”基本盤進一步夯實

發布時間:2024-01-24 09:41:00來源: 人民日報

  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2023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運行情況。“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和多發、重發的自然災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全力以赴攻難關(guan) 、破難題,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勢頭,‘三農(nong) ’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為(wei) 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會(hui) 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副部長鄧小剛說。

  產(chan) 量增、結構優(you) 、儲(chu) 備足,糧食安全有保障

  2023年,我國有效克服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dong) 北局地嚴(yan) 重洪澇、西北局部幹旱等災害影響,糧食產(chan) 量再創曆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我國糧食產(chan) 量增、結構優(you) 、儲(chu) 備足,糧食安全有保障。”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勳列舉(ju) 了3方麵的數據——

  生產(chan) 上,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90公斤,高於(yu) 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結構上,口糧連年產(chan) 大於(yu) 需,優(you) 質水稻、專(zhuan) 用小麥供給增加,玉米供需形勢明顯改觀,大豆擴種成效明顯,自給率水平進一步提高;庫存方麵,全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yu)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

  從(cong) 重點品種看,2023年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大豆麵積1.57億(yi) 畝(mu) ,連續兩(liang) 年穩定在1.5億(yi) 畝(mu) 以上,產(chan) 量416.8億(yi) 斤、創曆史新高。油料作物種植麵積邁上2億(yi) 畝(mu) 台階。同時,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我國全年進口糧食1.6億(yi) 噸,同比增長11.7%,大豆進口量占全部糧食進口量的六成以上。進口的大豆,一方麵滿足食用植物油消費需求,另一方麵滿足畜禽養(yang) 殖飼用豆粕需求。

  飼用豆粕消費持續增加,成為(wei) 拉動大豆進口的重要因素之一。“飼用豆粕減量既要‘節流’,也要‘開源’。”陳邦勳介紹,2023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啟動實施了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引導飼料養(yang) 殖行業(ye) 科學用料,飼料配方中豆粕的占比下降到13%,比2022年下降1.5個(ge) 百分點,按全年飼料消耗量測算,相當於(yu) 減少了900萬(wan) 噸左右大豆消耗。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發力,在鞏固提升大豆產(chan) 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低蛋白日糧技術到位率,開發利用其他蛋白飼料資源,增加優(you) 質飼草供給,持續促進畜禽養(yang) 殖節糧降耗。

  氣象部門預計,今年我國農(nong) 業(ye) 氣象年景總體(ti) 偏差,農(nong) 業(ye) 抗災奪豐(feng) 收任務依然艱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立足“減災就是增產(chan) ,防勝於(yu) 救”的思路,今年將分區域分作物製定防災預案和技術方案,加快構建“平急兩(liang) 用”區域農(nong) 業(ye) 應急救災中心,開展下沉一線包省包片聯係指導,進一步提升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6%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據介紹,2023年,我國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良好,有效拓寬了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渠道。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平穩發展,規模以上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企業(ye) 超過9萬(wan) 家。農(nong) 村電商蓬勃發展,全年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49萬(wan) 億(yi) 元。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建設提檔升級,新建50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40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00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創建100個(ge) 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麵積超過19.7億(yi) 畝(mu) 次、服務小農(nong) 戶9100多萬(wan) 戶。在產(chan) 業(ye) 帶動、就業(ye) 拉動下,農(nong) 民收入保持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6%。

  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脫貧地區農(nong) 民收入增速繼續高於(yu) 全國農(nong) 村平均水平,脫貧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持續改善。鄧小剛介紹,各地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製,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超六成的監測對象消除返貧風險,其餘(yu) 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突出抓好產(chan) 業(ye) 就業(ye) 幫扶,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重達到60%,脫貧縣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2023年脫貧勞動力務工總規模達到3396.9萬(wan) 人,超過年度任務目標377.7萬(wan) 人。

  鄧小剛說,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聚焦“守底線、增動力、促發展”,在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基礎上,集中更多資源,通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分類指導幫扶產(chan) 業(ye) 發展等,著力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zhong) 內(nei) 生發展動力。此外,還將抓緊研究謀劃過渡期後的具體(ti) 製度安排,研究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並軌,推動建立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製。

  鄉(xiang) 村建設是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任務,與(yu) 農(nong) 民的生產(cha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據介紹,2023年,各地總結推廣“千萬(wan) 工程”經驗,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有力有效。深入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補上農(nong) 村公共基礎設施短板。農(nong) 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國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鄉(xiang) 村治理效能穩步提升,新認定100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鄉(xiang) 鎮、1001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清單製、積分製等治理方式覆蓋麵不斷擴大。

  鄧小剛強調,下一步將瞄準“農(nong) 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以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為(wei) 引領,從(cong) 協調推進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牽頭抓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持續強化鄉(xiang) 村建設支撐保障等方麵推進,提升鄉(xiang) 村建設水平,逐步提高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同時,堅持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農(nong) 民而建,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的實施機製,讓農(nong) 民想建設、願意幹、能參與(yu) 。

  持續推動城鄉(xiang) 居民食物營養(yang) 健康消費

  我國“菜籃子”產(chan) 品供應充足,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

  “總體(ti) 判斷,春節期間‘菜籃子’產(chan) 品供給總量是有保障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介紹,受厄爾尼諾和全球氣候變暖共同影響,冬春季可能發生階段性區域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為(wei) 做好穩產(chan) 保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前期已對春節期間“菜籃子”工作進行部署。據監測調度,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肉蛋奶產(chan) 能充裕,1月份蔬菜在田麵積穩中有增,“菜籃子”產(chan) 品保供基礎非常紮實。

  食物供給充足、營養(yang) 持續改善,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基礎。在推動城鄉(xiang) 居民食物營養(yang) 健康消費方麵,雷劉功介紹,目前我國人均能量、蛋白質及脂肪供給量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營養(yang) 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較為(wei) 普遍。食用植物油等吃得偏多,目前我國人均烹調用油超出科學膳食推薦量的40%多;牛奶及乳製品、大豆及豆製品等健康食品攝入不足,目前我國人均奶類年消費量僅(jin) 為(wei) 世界平均的1/3、亞(ya) 洲平均的1/2,遠低於(yu) 110—183公斤的膳食推薦量,大豆及豆製品攝入量低於(yu) 推薦量。

  雷劉功說,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把健康中國和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協同起來,以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和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為(wei) 目標,采取一係列措施,促進營養(yang) 健康消費。

  在生產(chan) 端,深入推進品種培優(you) 、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chan) ,開發新型豆製品、奶酪等健康營養(yang) 食品,增加綠色優(you) 質產(chan) 品供給。在消費端,圍繞“減油增豆”等重點內(nei) 容,加強食物營養(yang) 科普宣傳(chuan) ,引導城鄉(xiang) 居民調整飲食習(xi) 慣和食物結構。同時,強化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麵落實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製度,把好“安全關(guan) ”。

  此外,記者了解到,2023年,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nong) 田8611萬(wan) 畝(mu) ,建成高效節水灌溉2462萬(wan) 畝(mu) 。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完成新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全國農(nong) 業(ye) 種質資源普查,新收集種質資源53萬(wan) 多份。短板農(nong) 機裝備取得突破,32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山地玉米播種機等短板機具陸續量產(chan) ,大型大馬力農(nong) 機、丘陵山區小型農(nong) 機等部分機具初步實現了“有好農(nong) 機用”。(記者 鬱靜嫻)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