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冰雪中的堅守

發布時間:2024-01-25 09: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 勇 徐鑫雨

  1月24日晚8時,雲(yun) 南鎮雄山體(ti) 滑坡災害現場,寒風呼嘯,雨雪交加。

  “監測部門通知,今晚可能有滑坡!”鎮雄縣公安局副局長鄭冰馬上率一隊民警趕到救援現場,通知救援隊伍和執勤人員撤離現場。

  然而,在全村最高點——三環坪子執勤的民警董安才和4位輔警卻不願撤離,“我們(men) 要在這裏守護村裏老百姓的財產(chan) ,也要防止老百姓從(cong) 這裏冒險去看滑坡帶,所以我們(men) 不能撤!”董安才身穿稍顯單薄的冬裝,旁邊的一頂帳篷內(nei) ,隻有一張簡易床。

  “帳篷是23日才搭建的,執勤幹警可以輪流休息一下。沒有帳篷時,他們(men) 隻能露天烤火過夜。”鄭冰說。

  鎮雄縣公安局塘房派出所的民警們(men) ,被稱為(wei) 趕到災害現場的救援“第一梯隊”。

  “同誌,出事了,山垮了!”1月22日淩晨5時28分,塘房派出所的電話驟然響起。聽著報警群眾(zhong) 驚魂未定的話語,接警民警第一時間把所裏的11名民輔警全部叫了起來,趕赴涼水村受災的合興(xing) 、和平兩(liang) 個(ge) 村民小組。

  當民警們(men) 到達現場時,天還沒亮。所長羅豪安排派出所民輔警聯合涼水村村幹部,分成4個(ge) 小組,一戶一戶地叫醒房屋未垮塌的村民。

  “我們(men) 就想著盡量喊、盡量找,能救一個(ge) 算一個(ge) 。”羅豪說。民警們(men) 在現場全力搜救了近一個(ge) 小時,直到第一批專(zhuan) 業(ye) 救援力量到達現場之後,他們(men) 才轉入現場秩序維護工作。

  鎮雄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大隊長王英國已經在救援現場堅守了3天。災害發生當天早上,該支隊僅(jin) 用時20分鍾便集結了30名隊員趕赴救援一線。“我們(men) 負責在臨(lin) 時安置點管理物資發放,做好群眾(zhong) 安撫工作,並對核心現場6個(ge) 點位進行二次清理。”王英國對記者說,維護好現場秩序也是重點工作,目前共有120名隊員投入工作。

  據了解,昭通市公安機關(guan) 日均出動警力1148人次,啟動146個(ge) 執勤點,全麵做好通往山體(ti) 滑坡救援現場道路交通疏導保通。

  在災區現場,還有許多醫務人員堅守在救援一線。附近村民和救援人員身體(ti) 不適可以領取免費藥品,遇難者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也在同步展開。

  記者爬上一座毗鄰搜救現場的民房房頂,上麵設有一個(ge) 監測滑坡帶的專(zhuan) 業(ye) 監測點,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中心邊坡勘測隊指揮員周豔峰和同事們(men) 已經在這裏堅守了兩(liang) 天,3台雷達“火眼金睛”日夜監控著滑坡帶和周邊山體(ti) ,還有一台雷達監控著唯一一條救援通道的山體(ti) 。

  “滑坡帶有一點位移都逃不過雷達的眼睛。如果有滑坡危險,我們(men) 可以馬上上報指揮部,通知現場搜救人員迅速撤離現場。”周豔峰說。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25日 10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