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升高就是患癌?科學認知“腫瘤標誌物”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在醫院的血液檢查中有一項為(wei) “腫瘤標誌物”,不少群眾(zhong) 疑惑是否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意味得了腫瘤?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就能排除患癌?專(zhuan) 家表示,臨(lin) 床中腫瘤標誌物隻是一個(ge) 監測指標,並不意味著跟腫瘤劃等號。
據了解,不同的腫瘤標誌物所對應的腫瘤位置和類型是不一樣的。比如,癌胚抗原(CEA)與(yu) 胃腸道腫瘤以及肺腺癌等惡性腫瘤相關(guan) ,糖類抗原125(CA125)與(yu) 婦科腫瘤、糖類抗原199(CA199)與(yu) 膽道或胰腺腫瘤、甲胎蛋白(AFP)與(yu) 肝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與(yu) 前列腺癌等存在關(guan) 聯。
“但這並不意味著相應腫瘤標誌物升高就對應患上了相應腫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陳佳琦說。
專(zhuan) 家介紹,腫瘤標誌物的升高影響因素非常多,大部分良性疾病甚至生理情況都會(hui) 引發腫瘤標誌物升高的情況。
陳佳琦解釋,腫瘤標誌物升高需要重視但沒必要恐慌,聽取腫瘤專(zhuan) 科醫生的意見,後續進行隨訪觀察或進一步的診斷,明確原因,解決(jue) 問題。
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看,腫瘤標誌物正常也並不意味可以排除腫瘤。專(zhuan) 家提到,很多早期腫瘤並不會(hui) 造成腫瘤標誌物的升高,而且部分腫瘤也沒有對應的腫瘤標誌物。比如惡性黑色素瘤,常用體(ti) 檢的腫瘤標誌物就沒有篩查的意義(yi) 。
“在腫瘤科醫生的心目中,比腫瘤標誌物升高更重要的,是腫瘤的規範化篩查。”陳佳琦說,隨著社會(hui) 老齡化和居民生活習(xi) 慣改變,腫瘤的發病率確實逐步提升,因此,腫瘤的早期篩查至關(guan) 重要,特別是40周歲以上人群要進行相應的篩查。
例如針對胃腸癌,建議40周歲開始做第一次胃腸鏡,篩查有沒有胃腸道息肉或者潰瘍;針對肺癌,2至3年一次的胸部高分辨CT篩查也很重要;與(yu) 性別相關(guan) 的女性乳腺癌和婦科腫瘤,需要通過年度乳腺彩超和婦科彩超進行篩查;男性的前列腺癌可以通過前列腺彩超加以篩查。完善這一係列的早癌篩查,能最大程度實現癌症早篩早診早治。
與(yu) 此同時,生活方式在腫瘤的篩查中也有較高位置。比如吸煙人群的肺癌篩查就更加重要;有乙肝或者大量飲酒的人群,對肝癌的篩查就需要更加積極。
專(zhuan) 家提醒,腫瘤的篩查並不是腫瘤標誌物那麽(me) 簡單,養(yang) 成良好的生活習(xi) 慣,進行定期完善的腫瘤篩查,才是健康防癌的最佳選擇。(記者黃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