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為這座城市增添了豐富色彩”
“這是我第一次欣賞中國民樂(le) 演奏,感謝中國藝術家為(wei) 我們(men) 帶來如此美好的夜晚。”日前,在德國柏林市政廳舉(ju) 辦的“歡樂(le) 春節·分享山東(dong) ”新春慶典音樂(le) 會(hui) 暨招待會(hui) 上,柏林市政府國務秘書(shu) 弗洛安·豪爾對記者說,“中國文化為(wei) 這座城市增添了豐(feng) 富色彩。”
新春慶典音樂(le) 會(hui) 暨招待會(hui) 由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與(yu) 柏林市政府共同舉(ju) 辦。活動當晚,柏林市政廳燈火通明,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氛圍。沿著紅地毯步入活動大廳,牆上懸掛的大紅燈籠和中國結格外醒目。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在致辭中表示,希望中德共禦風險挑戰,共拓發展空間,共享進步成果,共促世界和平發展。
笙獨奏《掛紅燈》表現張燈結彩的歡樂(le) 場景,二胡合奏《新賽馬》展現草原上萬(wan) 馬奔騰的壯闊景象,簫獨奏《千年風雅》氣韻悠長,嗩呐獨奏《百鳥朝鳳》寓意吉祥如意……來自山東(dong) 歌舞劇院民族樂(le) 團的中國藝術家充分發揮中國傳(chuan) 統樂(le) 器的獨特魅力,為(wei) 來賓奉上了一場視聽盛宴。
“能夠在音樂(le) 中聽到不同鳥兒(er) 的叫聲,這太奇妙了。”德國觀眾(zhong) 弗朗西斯·瑞秋表示。另一位德國觀眾(zhong) 弗爾科·哈恩對笙甚為(wei) 喜愛:“這個(ge) 樂(le) 器形製特別,聲音也很美妙。”在旅德小提琴家寧峰看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德國音樂(le) 文化傳(chuan) 統深厚,中國民樂(le) 讓聽眾(zhong) 沉醉其中。”
演出最後,中國藝術家選擇《拉德斯基進行曲》和《柏林的空氣》作為(wei) 返場曲目,引發現場觀眾(zhong) 的強烈共鳴和熱烈歡呼。“這兩(liang) 首樂(le) 曲我從(cong) 小就聽,這次聽到中國樂(le) 器演奏的版本,我感到既新奇又親(qin) 切。”曾在中國留學、有著中國名字的德國觀眾(zhong) 丁純茹對記者說。
“我們(men) 很高興(xing) 把孔孟之鄉(xiang) 的音樂(le) 帶到德國,此次演出的曲目包括山東(dong) 民歌和山東(dong) 小調的串燒。在返場曲目中,我們(men) 希望盡量用民族樂(le) 器還原西洋銅管進行曲的味道。”山東(dong) 歌舞劇院民族樂(le) 團團長李瑛介紹。
音樂(le) 會(hui) 在掌聲和依依不舍的揮手告別中落幕。“中國演奏家與(yu) 德國觀眾(zhong) 友好互動,雖然聽不懂德語,但是我們(men) 能感受到熱情與(yu) 善意。市政廳外巡邏的警察看到我們(men) 也豎起大拇指,微笑致意。”演出結束,嗩呐演奏者韓楨仍意猶未盡。
豪爾表示,此次新春慶典音樂(le) 會(hui) 是柏林市政府第十次與(yu)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合作,已成為(wei) 柏林市的一項傳(chuan) 統文化項目。“今年恰逢柏林與(yu) 北京建立友好城市關(guan) 係30周年,相信未來德中雙方的合作將更加緊密。”
(本報柏林電 徐 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