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村BA”潛藏的奧秘
作者:白燁(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貴州有個(ge) 台盤村,台盤有個(ge) “村BA”,這一在各種媒體(ti) 廣為(wei) 傳(chuan) 播的鄉(xiang) 間新聞,既令人怦然心動,也讓人拍手稱奇。隨之而來的,是好奇,也是疑惑:一個(ge) 村子何以辦起常規化的籃球賽事,並把這一賽事辦得風生水起?帶著這種好奇與(yu) 疑問,我閱讀了姚瑤的《村BA: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ge) 窗口——台盤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故事》(貴州民族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入選中國圖書(shu) 評論學會(hui) 發布的“中國好書(shu) ”2023年12月推薦書(shu) 目)。這部紀實作品以作者多次踏訪的見聞與(yu) 感受為(wei) 基礎,以生動的故事和深入的訪談,向人們(men) 講述了台盤村舉(ju) 辦“村BA”的來龍去脈,揭示“村BA”潛藏的內(nei) 在奧秘與(yu) 豐(feng) 沛意蘊,讀之引人入勝,讀後感慨良多。
《村BA: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ge) 窗口——台盤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故事》一書(shu) ,由“台盤風貌”“‘村BA’前傳(chuan) ”“火爆‘出圈’”“‘村BA’中的那些人”“‘村BA’的未來”等五章內(nei) 容構成。作者在“台盤風貌”的開篇,描述了台盤村的基本情況。這個(ge) 村子位於(yu) 黔東(dong) 南台江縣東(dong) 郊,苗族同胞五次之多的遷徙曆史與(yu) 生息繁衍,以及他們(men) 從(cong) 鬥牛賽到籃球賽的民間娛樂(le) 傳(chuan) 統,鬥牛比拚與(yu) 籃球比賽的精神連接,這就從(cong) 文化傳(chuan) 統和民族特性的根基上,揭示了“村BA”的緣起與(yu) 由來。
在“‘村BA’前傳(chuan) ”一章,作者追溯了台盤村從(cong) 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借助“吃新節”比賽籃球的曆史,從(cong) “簡易籃板”“棉花籃球”開始,曆經幾代人的過渡,走到了20世紀80年代的“打籃球的高峰期”。為(wei) 了舉(ju) 辦籃球賽,“台盤村家家戶戶都出資出力”,全民參與(yu) 。“經常舉(ju) 辦籃球賽,至今從(cong) 未間斷”的台盤村,繼2021年5月開辦“美麗(li) 鄉(xiang) 村”籃球聯賽作為(wei) 貴州省級IP賽事,又在2022年8月舉(ju) 辦“佛黔協作美麗(li) 鄉(xiang) 村籃球交流賽”。受到廣泛關(guan) 注的背後,有一個(ge) 更大的緣由與(yu) 動因,那就是在這一年,黔東(dong) 南15個(ge) 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曆史掀開嶄新的一頁。人們(men) 興(xing) 奮異常、奔走相告,台盤村的“村BA”由此灌注了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特殊含義(yi) 。人們(men) 憑借這樣的賽事來釋放激情和表達歡慶,一個(ge) 原本旨在村民們(men) 自娛自樂(le) 的籃球賽事,因此也具有了全新的象征意義(yi) 。
作者姚瑤在“火爆出圈”“‘村BA’中的那些人”等章節,給人們(men) 描述了“村BA”持續火爆帶來的種種變化與(yu) 收益,那真是收獲多多、出人意料。首先是“村BA”衍生出的產(chan) 業(ye) 不斷興(xing) 旺,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年輕人不斷增多,籃球賽帶動了旅遊業(ye) 、餐飲業(ye) 、運輸業(ye) 等服務行業(ye) ,接待的遊客與(yu) 旅遊的收入不斷刷新紀錄,台盤村“正以加速度的方式實現跨越”。更重要的是,通過舉(ju) 辦“村BA”,這裏的民心凝聚起來了,村容村貌與(yu) 村風民風均煥然一新,人們(men) “展現出難能可貴的精氣神”。以苗族同胞為(wei) 主的台盤村,借著“村BA”的平台表演苗族歌舞,展演苗族服飾,民族風情與(yu) 非遺也借勢得到弘揚與(yu) 傳(chuan) 播。看到這一切,你不能不對作者的觀點深表讚同——這都印證了鄉(xiang) 村發展在新時代呈現出的新特點,即“數據成為(wei) 新農(nong) 資,手機成為(wei) 新農(nong) 具,直播成為(wei) 新農(nong) 活,新媒體(ti)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項體(ti) 育賽事讓台盤村“走出了一條體(ti) 育+旅遊的特色發展之路”。數據顯示,自2023年“村BA”出圈以來,“村BA”舉(ju) 辦地台盤鄉(xiang) 已接待遊客80餘(yu) 萬(wan) 人次,直接拉動餐飲等行業(ye) 消費超8000萬(wan) 元,實現旅遊綜合收入超9500萬(wan) 元。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作者在對台盤村負責人和“村BA”當事人的采訪中,他們(men) 隨意表達的一些簡樸、平實卻又頗具意味的言談話語。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壽雙說到村裏的老人特別愛看球賽,“是把自己村當成東(dong) 道主,真正的主隊,他們(men) 歡呼,加油,鼓勁,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村委會(hui) 主任岑江龍說到球賽的舉(ju) 辦,“沒有資本,沒有商業(ye) 的幹擾,完全是村民自發組織。大家沉浸其中,簡單快樂(le) ”。他還說:“我們(men) 作為(wei) 組織者,需要更多這樣為(wei) 老百姓喜聞樂(le) 見的賽事,讓他們(men) 從(cong) 中獲得快樂(le) 和收益。打造好‘村BA’,讓這種對籃球運動純粹的熱愛傳(chuan) 播得更遠,帶給更多人快樂(le) 。”他們(men) 的話語中都不約而同地談到村民們(men) 的“愛好”,村民們(men) 的“快樂(le) ”,談到他們(men) “精神上的滿足”,這既道出了“村BA”舉(ju) 辦的初心,也揭示了這一賽事的特有本質,那就是由“簡單快樂(le) ”所體(ti) 現出來的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men) 對於(yu) 人的全麵發展的自覺追求。這“或許是籃球文化在民間落地生根的生存密碼”,更應該是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yu) 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的生動詮釋。正是在這個(ge) 意義(yi) 上,這部作品很好地揭示了書(shu) 名中對“村BA”的價(jia) 值定位,即“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ge) 窗口”。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1日 1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