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舞龍鬧新春
浙江省德清縣推廣特色民俗文化
村裏舞龍鬧新春
上午9點剛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蔡家村村前廣場上,隨著一陣“咚鏘咚鏘”的鼓樂(le) 聲響起,龍燈騰空而起,現場群眾(zhong) 一陣歡呼。
“等到鎮上的龍燈會(hui) ,咱們(men) 還要大顯身手呢!”來自德清縣康乾街道金鵝山村的童寶鬆是省級非遺項目“乾元龍燈會(hui) ”的傳(chuan) 承人,也是這支舞龍隊的指導。他今年74歲,依然步伐矯健,身手不凡。
舞龍是當地龍燈會(hui) 的重要內(nei) 容,每個(ge) 村都會(hui) 派出舞龍隊,競相表演。一條龍有20多米長,120多斤重。“舞龍是技術活,不單手上力氣要足,還要隊員之間配合默契。”童寶鬆手把手指導起隊員。
演出收工,趕回村裏的多功能活動室,童寶鬆又開始指導青年舞龍隊。“小時候總是跟在大人後麵,今年有機會(hui) 過把舞龍的癮。”26歲的姚俊說。相互配合之下,青年舞龍隊也變得有模有樣:“長龍”或昂首挺胸,或低首遊走,變化著穿、騰、躍、翻、滾、纏等技術動作。
近年來,德清縣通過出台政策健全傳(chuan) 承人保障機製,目前已培育各級非遺傳(chuan) 承人190人,打造縣級以上非遺項目183項。金鵝山村通過藝術鄉(xiang) 建打造“民俗藝術村”,還專(zhuan) 門成立了非遺工作室,進行舞龍的培訓和推廣。
龍燈會(hui) 越來越近。指導完舞龍,童寶鬆又忙起了檢修、裝飾龍燈。“我的心願就是,點亮龍燈、舞好龍燈,一起過個(ge) 歡騰熱鬧的龍年!”童寶鬆說。(竇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