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係列調研報道丨安徽:用“新”謀發展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央廣網北京3月1日消息(記者吳俊 崔琦)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僅(jin) 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zheng) 實力的重要支撐,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進入2024年,各地各部門麵對新挑戰,抓住新機遇,開辟新賽道,新質生產(chan) 力正加速形成。
今天起,中國之聲推出《新質生產(chan) 力係列調研報道》,深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一線,見證全新的生產(chan) 力變革如何在中國孕育發生。
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對安徽全省工業(ye) 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六成,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走進合肥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正在快速集群,未來產(chan) 業(ye) 逐漸成勢。
為(wei) 進一步打破長期資本、高端人才、應用場景不足以及國際化水平不高等問題的製約,由安徽省、合肥市、中國科技大學共同組建的“科大矽穀”核心區落戶於(yu) 合肥高新區。科大矽穀服務平台公司董事長吳海龍表示,這種市場化運營模式能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相結合。
吳海龍:在科大矽穀範圍內(nei) ,得到了許多國家層麵像全創改、自貿區賦予的改革試點的先行先試的權限,更好更便捷地把這些科技成果從(cong) 院所裏麵挖掘出來,推廣到市場上,把科技創新這個(ge) 優(you) 勢做到極致。
一年來,科大矽穀圍繞成果轉化、人才政策、項目引進、投融資模式等七個(ge) 方麵,開展了27項各類改革,安徽省與(yu) 合肥市也配套出台了支持政策,構建與(yu)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
合肥市發改委副主任程羽:過去一年,整個(ge) 科大矽穀成立了800多家企業(ye) ,這些企業(ye) 都是高品質的企業(ye) ,有高技術壁壘的企業(ye) ,我們(men) 覺得都是新質生產(chan) 力的一種源頭。
為(wei) 了讓新質生產(chan) 力萌芽能夠盡快破土而出,去年,合肥市還在全國率先成立、組建了場景創新推進處以及場景創新公司,一項項新技術、新產(chan) 品找到了落地應用的場景,為(wei) 從(cong) 技術走向商業(ye) 化探索提供更多空間。
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劉文峰說,接下來,安徽省將繼續發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高能級平台的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建立適應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要求的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
劉文峰:我們(men) 打造科技體(ti) 製機製改革試驗田,構建“政產(chan) 學研金服用”融合互動機製,讓各類先進優(you) 質生產(chan) 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順暢流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