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服“時髦但不環保”問題得解
科技日報北京3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時髦的牛仔服一直被詬病“不環保”,但《自然·通訊》2月2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一種新方法能降低生產(chan) 藍色牛仔布對環境和社會(hui) 的影響。這些方法或讓藍色牛仔布染色對環境的影響最多降低92%,並能防止布廠工人在有害化學物質中的暴露,而成本隻有適度增加。
生產(chan) 藍色牛仔布是一項數十億(yi) 美元的產(chan) 業(ye) ,目前使用的染料為(wei) 靛藍,當前隻有這種分子能產(chan) 生藍色牛仔布的獨特顏色。這個(ge) 過程會(hui) 排放很多二氧化碳,使用大量有毒化學物質,導致環境汙染,傷(shang) 害工人和當地社區居民的健康。靛苷是靛藍的無色前體(ti) ,由於(yu) 無需使用有毒化學物質,而且靛苷能在紡紗上直接變成靛藍,因而是一種更環保的牛仔布染料。不過,應用這種方法需要量產(chan) 靛苷的技術。
丹麥技術大學團隊此次通過工程改造獲得了一種改進的吲哚糖基轉移酶,這種酶發現於(yu) 能產(chan) 生靛藍的植物蓼藍中,能經濟地生產(chan) 工業(ye) 規模的靛苷。他們(men) 還演示了經濟上可行、傷(shang) 害性低的染色工藝。其中一種工藝使用酶和光驅動的方法,將靛苷變成靛藍染上牛仔布。所用光源包括節能LED、自然光甚至家用燈泡,不同的光源有助於(yu) 在溶液裏給牛仔布染色。光驅動的染色方式有望將藍色牛仔布染色對環境的影響減少73%,而酶染色法能減少92%。
團隊指出,根據市場分析,牛仔褲每年交易量在40億(yi) 條。這些方法或能減少有毒廢物的產(chan) 生,讓全球的年二氧化碳排放減少350萬(wan) 噸。同時,降低環境影響將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和紡織業(ye) 的可持續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