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有效益的投資帶動有潛能的消費

發布時間:2024-03-19 09:50: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曹亞(ya) 偉(wei)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副所長)

  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是擴大國內(nei) 需求的關(guan) 鍵著力點。2023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共拉動經濟增長4.3個(ge) 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8.9%,共拉動經濟增長1.5個(ge) 百分點。由此可見,消費和投資是拉動我國內(nei) 需增長的基本動力,也是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引擎。

  從(cong) 消費與(yu) 投資的關(guan) 係來看,消費與(yu) 投資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一方麵,消費是生產(chan) 的最終目的和歸宿,能夠從(cong) 需求側(ce) 為(wei) 投資指明方向、提供動力,有潛能、高層次的消費需求不僅(jin) 能帶動短期的經濟增長,還能牽引投資效益的改善和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提升。另一方麵,投資是滿足消費需求的工具和手段,通過資本積累推進社會(hui) 再生產(chan) ,從(cong) 供給側(ce) 適應和滿足社會(hui) 需求。此外,投資對消費還具有促進與(yu) 引導作用。投資可以通過促進社會(hui) 再生產(chan) 創造就業(ye) 、提高居民收入,為(wei) 擴大消費需求奠定物質基礎。有效益、高質量的投資還能夠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推動社會(hui) 消費結構優(you) 化升級。

  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傳(chuan) 統的投資模式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益逐步遞減,從(cong) 2012年至2023年,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從(cong) 42.1%下降至28.9%。但隨著我國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是使得投資這一拉動經濟增長的“馬車”持續發力的良策。

  有效益的投資即符合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助推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有利於(yu)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求的投資。一方麵,有效益的投資應著力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和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化升級,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改革開放40餘(yu) 年,在相對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下,我國部分領域出現了產(chan) 能過剩且供給質量不高的問題,提高投資效益應首先加快淘汰落後、過剩產(chan) 能,引導社會(hui) 投資更多聚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chan) 品體(ti) 係,推動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由以要素密集型為(wei) 主轉向以技術及知識密集型為(wei) 主。此外,有效益的投資還應有利於(yu) 改善和保護環境,引領綠色發展,綜合考慮投資的經濟、社會(hui) 及生態價(jia) 值。另一方麵,有效益的投資應以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為(wei) 錨點,提升投資的有效性和回報率。從(cong) 就業(ye) 層麵來看,應引領投資更多關(guan) 注具有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的領域,充分發揮投資的乘數效應,從(cong) 而創造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帶動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從(cong) 消費層麵來看,應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提供更加多樣化、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和服務。在此基礎上,還應發揮投資對消費的反向引導與(yu) 帶動作用,通過高科技、高品質、綠色化投資帶動居民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wei) 轉型升級,形成投資與(yu) 消費的良性循環。

  當前,我國正處於(yu) 著力擴大內(nei) 需、推動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關(guan) 鍵階段,優(you) 化政策支持體(ti) 係,提升投資效益,以有效益的投資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形成投資與(yu) 消費的良性循環應有的放矢。

  發揮政府投資的引領與(yu) 撬動作用,為(wei) 社會(hui) 投資指明方向、提供動力。一方麵,優(you) 化政府投資結構。持續加大政府在優(you) 化基本公共服務、改善民生方麵的資金投入力度,保障居民生活持續改善。在此基礎上,將政府投資更多轉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核心技術攻關(guan) 、節能減排降碳等關(guan) 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既能保障對重點領域的投資力度,又能引領更多社會(hui) 資本投向重點領域。另一方麵,創新政府與(yu) 民間投資合作模式。鼓勵民間投資參與(yu) 政府重點投資項目,在降低政府投資擠出效應的同時,增強民間投資的信心和能力。

  優(you) 化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投資熱情。充分發揮市場的決(jue) 定性作用,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幹預,打造公平、公正的投資環境。一是應降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市場準入門檻,積極拓寬民間投資空間。二是加大對民間投資的金融支持力度,在充分優(you) 化貨幣政策,發揮貨幣政策結構性功能的基礎上,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對民營企業(ye) 的貸款規模,並優(you) 化信貸產(chan) 品、增加中長期貸款項目及比例。三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節省審批成本。

  優(you) 化減稅降費政策,推動減稅降費政策結構性轉變。加大對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減稅力度,尤其是針對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興(xing) 消費行業(ye) 的生產(chan) 及消費環節提供增值稅、消費稅等稅費優(you) 惠,並進一步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在激發投資熱情的同時,以有效益的投資帶動有潛能的消費。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