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解碼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如何服務項目落地?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如何服務項目落地?
新華社記者高敬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日前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進入新階段。
一個(ge) 建設項目選在什麽(me) 位置合適?是否會(hui) 破壞生態環境?這對企業(ye) 、對地方發展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選擇。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就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為(wei) 目標,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製度,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ju) 措。
一個(ge) 基礎:確定生態環境管控單元
在重慶市奉節縣,菜籽壩抽水蓄能電站正在火熱建設中。
電站選址時,曾有多個(ge) 地點備選。當地運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為(wei) 項目準入和選址提供全程指導服務,避開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最終確定了電站現在的選址。
記者從(cong) 生態環境部獲悉,截至2021年底,全國省、市兩(liang) 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全麵完成並發布實施,初步形成了一套全域覆蓋、跨部門協同、多要素綜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ti) 係。目前,全國共劃分4萬(wan) 餘(yu) 個(ge) 生態環境管控單元,按照“一單元一策略”製定差異化、精細化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這些管控單元分為(wei) 優(you) 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
——生態環境優(you) 先保護單元,以生態保護紅線為(wei) 基礎,把該保護的區域劃出來;
——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大、資源能源消耗強度高、汙染物排放集中、生態破壞嚴(yan) 重、環境風險高的區域為(wei) 主體(ti) ,把發展同保護矛盾突出的區域識別出來;
——其他區域,實施一般管控。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說,對重點管控單元,以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wei) 目標,推進產(chan) 業(ye) 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升級,有效遏製“兩(liang) 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對優(you) 先保護單元,聚焦生態環境保護,確保生態安全格局總體(ti) 穩定。
一個(ge) 手段:編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一個(ge) 地方的開發建設中,什麽(me) 項目允許建設,什麽(me) 項目要考慮重新選址?
“中國家電之都”廣東(dong) 省佛山市順德區,結合行業(ye) 發展要求和管控單元生態環境稟賦,製定針對性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如在水環境重點管控區,要求受納水體(ti) 或監控斷麵不達標的,不得新建、擴建向河湧直接排放廢水的項目。
這背後就有“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要求,以健全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ti) 係。“三線”就是把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等生態環境“硬約束”,落實到生態環境管控單元,“一單”就是製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王金南說,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將大氣、水、土壤、生態、環境風險、資源利用、產(chan) 業(ye) 準入等一整套生態環境管理要求,融入“一張圖”“一清單”管理,實現空間上的生態環境精細化、差異化管控,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wei) 限製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nei) ,真正發揮生態環境導向作用,協調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守住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底線。
深入實施主體(ti) 功能區戰略,全麵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應用,一方麵為(wei) 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提供決(jue) 策支撐,另一方麵可以發揮對企業(ye) 投資的引導作用。
當前,各地以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為(wei) 依據,服務招商引資決(jue) 策,指導企業(ye) 主動對標,支撐項目精準快速落地,持續提升服務效能。
福建廈門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應用,深化部門協同協作,指導近萬(wan) 個(ge) 項目進行布局優(you) 化或調整工藝,避免投資損失近8億(yi) 元。
一個(ge) 平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台
意見要求,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台建設。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台依法依規設置公共查閱權限,方便企業(ye) 分析項目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激發經營主體(ti) 發展活力。
記者了解到,多個(ge) 省份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台開放查詢服務,實現環境準入一鍵查詢,為(wei) 招商引資、項目選址選線提供快捷的環境合理性研判。
在重慶,一新建酸性廢水資源化利用示範項目選址時,企業(ye) 在重慶“建設項目選線選址環境準入自助查詢係統”App中輸入項目信息後,研判出擬建地址不符合“禁止布局排放重金屬”的管控要求,及時調整項目選址,避免前期無效投入。
在江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綜合服務平台已上線運行,麵向公眾(zhong) 免費開放使用。在平台的“輔助分析”模塊,用戶錄入項目擬建位置信息,選擇擬建項目環評類別或者行業(ye) 類別,係統就可智能分析與(yu) 相關(guan) 管控要求的符合性,為(wei) 項目選址可行性提供參考。
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王亞(ya) 男介紹,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數字化信息平台實現了管控要求“整裝成套、一圖盡覽、一表盡查”,還可以快速進行智能環境準入研判、選址選線環境合理性分析等。
王亞(ya) 男表示,借助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空間、集成優(you) 勢,有利於(yu) 基層管理部門在規劃編製、項目招商引資、項目審批中科學決(jue) 策;有利於(yu) 企業(ye) 通過自主查詢,主動規避違規風險;有利於(yu) 重大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滿足生態環境準入要求的前提下,快速通過審查審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