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質量發展裏的“水文章” 數字化賦能春灌節水又高效
央視網消息:《高質量發展裏的“水文章”》,我們(men) 來看一看灌區。糧食生產(chan) ,命脈在水利,大中型灌區是糧食穩產(chan) 保供的基礎。首先,我們(men) 通過幾組數字來感受一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裏的水力量。
10.55億(yi) 畝(mu) ,這是目前我國耕地的灌溉麵積,占全國耕地麵積的55%,生產(chan) 了全國77%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
364立方米,這是目前我國耕地灌溉畝(mu) 均用水量,通過灌區節水改造等措施,我國耕地灌溉畝(mu) 均用水量由2014年的每畝(mu) 402立方米下降到364立方米,降低了9.5個(ge) 百分點。
0.576,這是目前我國農(nong)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通過持續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不斷完善灌排工程體(ti) 係和農(nong) 業(ye) 用水計量設施,強化農(nong) 業(ye) 節水管理等,我國農(nong)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已從(cong) 2014年的0.530提高到0.576,提升了8.7個(ge) 百分點。
在糧食總產(chan) 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全國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總量實現了零增長。
山東(dong) :數字調水 位山灌區畝(mu) 均用水降約10立方米
現在全國春灌正由南向北有序展開。水利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858處大中型灌區開始春灌,累計灌溉水量約8.44億(yi) 立方米。山東(dong) 位山灌區是黃河第二大灌區,灌溉耕地的同時,還承擔為(wei) 天津、河北等地跨流域調水任務。目前位山灌區已灌溉80多萬(wan) 畝(mu) ,畝(mu) 均用水量降低約10立方米,這是如何實現的?
今年小麥春灌,山東(dong) 聊城種糧大戶王立浩用上了新工具——射頻卡。與(yu) 過去大水漫灌不同,如今澆地一刷卡,黃河水經提水泵站提至低壓管道,來到了地頭。
山東(dong) 省聊城市東(dong) 昌府區種糧大戶王立浩稱:“也就類似於(yu) 給咱莊稼安上了自來水,隨時用隨時取。原來的時候一天澆5至7畝(mu) 地,現在自從(cong) 用上節水灌溉係統,能提升到20畝(mu) 地。”
王立浩告訴記者,如今刷卡澆地,不僅(jin) 速度快了,成本也降低了,更重要的是不會(hui) 浪費。王立浩不知道的是,他用的射頻卡連接著位山灌區的節水管網,一個(ge) 超級係統正在幫著灌區春灌“精打細算”。
山東(dong) 省聊城市位山灌區管理服務中心供水管理科科長張俊稱:“骨幹渠係一共配置了有27套測站,27個(ge) 測站的實時數據,包括水位、流量數據都能在概化圖上一目了然地展示出來。”
這是位山灌區的數字孿生灌區係統,20多公裏外王立浩的取水信息就完整準確地顯示在數字孿生智慧調度中心。
記者看到,工作人員邊操作係統,邊觀察渠道水位、水流時間、流量等各項數據和實時監控畫麵,為(wei) 當地500多畝(mu) 農(nong) 田精準調配黃河水源。
數字孿生不隻是簡單能看到實時數據和監控畫麵,更重要的是能對灌區幹渠係統輸配水過程進行場景化動態模擬預演,建立起配水調度模型,幫助生成適合當前灌季的配水調度方案。
而在過去,灌區配水基本憑經驗,動態調整有一定的滯後性,極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和用水不均衡現象。如今,通過數字孿生係統不斷地模型預演,實現持續驗證和調整優(you) 化配水方案,就能確保春灌時期配水科學精準。
記者了解到,數字孿生位山灌區係統每年可為(wei) 當地節水約6000萬(wan) 立方米,讓珍貴的黃河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安徽:升級改造 灌區融入數字化節水更高效
為(wei) 實現灌區的高質量發展,水利部持續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與(yu) 改造。這將給灌區帶來什麽(me) 改變?來看記者在全國特大型灌區安徽淠史杭灌區發回的報道。
安徽淠史杭灌區是灌溉1000多萬(wan) 畝(mu) 農(nong) 田的特大型灌區。記者來到這裏時,灌區2023年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項目建設已進入尾聲。
今年春灌開始前,淠史杭灌區已有27項工程完成這樣的現代化改造,它們(men) 使整個(ge) 灌區的渠係更加暢通,大小水渠猶如毛細血管一般深入田間地頭。而整個(ge) 灌區的3865處監測站點構建起的立體(ti) 感知網,讓這些縱橫交錯的渠道擁有了智慧的大腦,將各地的降雨、各條渠道的輸水情況實時匯集到數字灌區係統上,為(wei) 合理配置春灌中的水資源提供了科學依據。
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灌溉調度處處長朱善斌稱:“我們(men) 通過灌區感知網,能夠實時在線監測到灌區的雨情、水情和農(nong) 情。”
有了水還得用好水,今年春灌中,當地相關(guan) 部門利用數字灌區係統,提前進行預判分析,對引、蓄、提三種水源進行合理配置,讓每畝(mu) 農(nong) 田都可以喝飽水。
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灌溉調度處處長朱善斌稱:“淠史杭灌區因為(wei) 是多種水源,有大型水庫的引水,也有內(nei) 部的塘壩,包括中小型水庫內(nei) 部蓄水,還要利用尾部的“四湖”進行提水,這樣的多水源我們(men) 要優(you) 化配置。根據現有的水源狀況,再結合按照一定的模型來預測下一步來水,根據這個(ge) 變化還要實時地進行動態調整,優(you) 化調度。”
目前,安徽淠史杭灌區初步實現了6座大型水庫、1200多座中小型水庫、20多萬(wan) 座塘堰以及雨洪等多水源在時空上的合理調配,從(cong) 群眾(zhong) 提出用水申請到水潤田間,由原來的3至4天時間縮短到現在的不到半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