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到2030年,實現新增糧食產能千億斤以上——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發布時間:2024-04-10 10:05: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國務院近日印發《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30年實現新增糧食產(chan) 能千億(yi) 斤以上,全國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嚴(yan) 格保護耕地的基礎上,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在17.5億(yi) 畝(mu) 左右、穀物麵積14.5億(yi) 畝(mu) 左右;糧食單產(chan) 水平達到每畝(mu) 420公斤左右。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方案》明確了到2030年新增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指導抓好國內(nei) 糧食生產(chan) 的重要政策文件。

  強化糧食生產(chan) 能力建設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ge) 永恒課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在解讀《方案》出台背景時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產(chan) 量穩步增長,已經連續9年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93公斤,國家糧食安全總體(ti) 有保障。同時也必須看到,隨著自然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趨緊,居民食品消費結構升級帶動糧食需求持續增長,糧食供求緊平衡態勢將長期存在,在未來一段時期,現有產(chan) 需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需進一步提升糧食產(chan) 能,有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如何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該負責人說,要紮實推進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從(cong) 耕地、水利、種子、農(nong) 機、化肥農(nong) 藥、耕作技術等著手,加強銜接配合和技術集成創新,強化糧食生產(chan) 能力建設,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和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走基礎設施完善、科技支撐有力、集約節約綠色的增糧之路。

  政策加快落地,各地搶抓農(nong) 時種好糧。

  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隨著氣溫回升,忙碌的插秧機隨處可見。據了解,零陵區多方獎勵種糧大戶,積極鼓勵、支持、補助農(nong) 民購買(mai) 農(nong) 業(ye) 種糧機械,有效提高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在零陵區富家橋鎮靈仙觀村,種糧大戶唐中科今年比去年多種了幾十畝(mu) 水稻。“預計4月中下旬可以全部完成早稻插秧。”唐中科說。

  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無人機變身“新農(nong) 具”,大大提高了田管效率。“當前,小麥正處於(yu) 返青拔節期,趁這幾天天氣晴好,要及時對小麥進行葉麵噴肥。”夏邑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技推廣中心主任張曉丹說,目前當地優(you) 質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基本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

  優(you) 化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

  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要綜合考慮糧食供需形勢、區域自然資源條件和糧食生產(chan) 基礎,調整優(you) 化糧食品種結構和生產(chan) 布局,紮實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著力提高糧食供給質量。

  在品種結構方麵,《方案》將產(chan) 能提升重點放在玉米和大豆上,按照“鞏固提升口糧、主攻玉米大豆、兼顧薯類雜糧”的思路,水稻、小麥重在提升品質、優(you) 化結構,玉米重在集成配套、主攻單產(chan) ,大豆重在多措並舉(ju) 、挖掘潛力,因地製宜發展馬鈴薯、雜糧雜豆等品種,根據市場需求優(you) 產(chan) 穩供。

  在區域布局方麵,主要是根據糧食生產(chan) 現狀和未來增產(chan) 潛力,鞏固提升優(you) 勢產(chan) 區,挖掘其他地區潛力,調整優(you) 化糧食生產(chan) 格局。同時,在全國部署了720個(ge) 糧食產(chan) 能提升重點縣,帶動重點糧食品種和產(chan) 能提升任務有效落實。

  “與(yu) 上一輪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相比,中國對糧食的需求發生了新變化。一方麵,糧食需求總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麵,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需求快速增長,飼料糧在糧食需求結構中的重要性凸顯。《方案》統籌‘穩’與(yu) ‘進’,將產(chan) 能提升重點放在玉米和大豆上,這很有必要。”中國社科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多措並舉(ju) 提供保障和支持

  在行動中,如何補齊糧食生產(chan) 的短板和弱項?

  《方案》根據加強水利設施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強化種業(ye) 創新和優(you) 良品種選育推廣、集成配套推廣重大增產(chan) 技術、推進防災減災和機收減損等增產(chan) 路徑,謀劃部署了農(nong) 業(ye) 節水供水、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種業(ye) 振興(xing) 、糧食單產(chan) 提升、糧食綠色生產(chan) 、農(nong) 業(ye) 機械化提升、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鹽堿地綜合利用、糧食加工倉(cang) 儲(chu) 物流能力建設等9項支撐性重大工程。

  《方案》還部署了多個(ge) 方麵的保障舉(ju) 措和扶持政策。比如,多渠道籌措資金,形成支撐糧食產(chan) 能提升的集聚效應;完善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健全糧食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提高農(nong) 民種糧和主產(chan) 區抓糧積極性;大力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升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能力;健全現代糧食流通體(ti) 係,提升糧食儲(chu) 備調控能力,完善糧食市場調控體(ti) 係等。

  “中國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在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中,《方案》部署了多項重大工程並提供了一係列保障舉(ju) 措。一方麵,這些舉(ju) 措將有效地拉動投資,為(wei) 宏觀經濟回穩向好提供助益;另一方麵,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糧食加工倉(cang) 儲(chu) 物流能力建設等舉(ju) 措將進一步提升農(nong) 業(ye) 現代化水平,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李國祥說。(記者 王俊嶺)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