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路向前》:中國鐵路人的創業史

發布時間:2024-04-10 10:2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視聽觀察】

  作者:牛夢迪

  中國鐵路史是攻堅克難的創業(ye) 史,更是無數鐵路建設者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奮鬥史。電視劇《一路向前》以新中國成立初期成渝鐵路內(nei) 江段的修建曆史為(wei) 背景,講述主人公羅向前帶領廣大築路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與(yu) 潛藏敵特分子鬥智鬥勇,最終完成史詩級工程建設的故事。該劇播出後,不少觀眾(zhong) 感慨,想不到成渝鐵路當年修得如此艱難。這部劇是對那個(ge) 時代築路英雄的深情致敬,對當代觀眾(zhong) ,特別是年輕一代又能起到啟示引領的作用。

  在沒有大型機械化設備、施工條件極端艱苦的情況下,三萬(wan) 解放軍(jun) 、十萬(wan) 民工僅(jin) 憑肩挑背扛,如何用兩(liang) 年時間建成全長500多公裏的成渝鐵路,實現西南人民近半個(ge) 世紀的夢想?《一路向前》圍繞三條主線展開敘事:一是回顧內(nei) 江各界參與(yu) 、支持成渝鐵路建設的光輝曆程;二是講述以羅向前為(wei) 代表的解放軍(jun) 與(yu) 國民黨(dang) 特務、地方土匪殊死鬥爭(zheng) 的驚險曆程;三是書(shu) 寫(xie) 羅向前、葉嵐和沙凱之間的情感故事。第一條線索負責“守正”,後兩(liang) 者負責“出奇”。三者交織互動,加強了劇作的時代感和真實性。

  以一代開路先鋒的傳(chuan) 奇故事編織宏偉(wei) 的中國鐵路建設史,是作品最大的亮點之一。想上前線衝(chong) 鋒陷陣的主人公羅向前被派去修鐵路,理想與(yu) 現實的落差讓他產(chan) 生急躁情緒。但服從(cong) 命令的軍(jun) 人素養(yang) 又助他慢慢克服了心理障礙。自此,他一心撲在修路上,戰勝重重困難,甚至發明了能大大縮短鐵路修建工期的“分層填土打夯法”。懷著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葉嵐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hui) ,剪掉長發明誌,投入成渝鐵路的建設。她的故事展現了新中國第一代女知識分子的風采。還有性格樸實穩重、做事深思熟慮,和羅向前形成互補的吳強,沒能實現“坐火車回家去見我娘”的心願就犧牲了的解放軍(jun) 戰士石頭,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真實的成長故事,既還原出曆史樣貌,又兼顧生動感人的藝術表現。

  創作者還從(cong) 細節入手,為(wei) 宏闊的劇情框架填充豐(feng) 滿血肉。比如,李天柱和王先明較勁打炮眼、木耙研究炸藥等具體(ti) 情節,展示出當年鐵路建設者的艱辛付出——他們(men) 要克服難以預料的自然災害和成渝兩(liang) 地間複雜的地理和水文條件,用鋼釺、大錘和十字鎬一寸一寸推進,讓高山低頭、江水讓路。創作者還以人物的鬥爭(zheng) 經曆,渲染成渝鐵路修建背後錯綜複雜的曆史環境,如羅向前與(yu) 沙凱因價(jia) 值觀不同而矛盾衝(chong) 突不斷,鐵路建設隊與(yu) 李沐陽、陳元龍等敵特分子交鋒。此外,《一路向前》還借用一些小物件串聯起人物之間的動人情感,如吳強上朝鮮戰場時送給羅向前的鴛鴦板,成為(wei) 兩(liang) 人兄弟情的象征;羅向前保留每個(ge) 犧牲戰友的扣子,以緬懷戰友、教育戰士,展現克服巨大困難建成成渝鐵路的驚世壯舉(ju) 。

  鐵路建設者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中國精神,是電視劇《一路向前》所要表達的價(jia) 值內(nei) 核。隨著這部劇的播出,這種精神將繼續激勵中國人遇水架橋、逢山開路,鼓舞中國人不畏艱難、銳意進取。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10日 1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