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看我家孩子這牙現在箍還來得及嗎?”“孩子這牙齒是不是深覆合?”“幾歲開始戴牙套合適呢?”……
這個(ge) 暑假,帶孩子到醫院看牙的家長多了起來。出於(yu) 對牙齒美觀和健康的擔心,專(zhuan) 門來看兒(er) 童牙齒矯正的父母格外多。然而,對於(yu) 什麽(me) 情況下需要進行牙齒矯正,家長們(men) 普遍比較迷茫。
怎麽(me) 看待當前的兒(er) 童牙齒“矯正熱”?哪些口腔症狀需要做牙齒矯正?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是何時?就家長普遍關(guan) 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正畸科主任謝賢聚。
牙齒矯正確有必要
家住北京海澱的曾麗(li) 最近頗為(wei) 糾結,正在讀小學的女兒(er) 處於(yu) 換牙期,上排換完的牙齒有些前凸。身邊有朋友勸她“趕緊領孩子去醫院矯正”,但也有老人說,“孩子還小,長一長可能牙齒位置又變了,何況老話講‘美女三分齙’,齙牙齒又有什麽(me) 要緊呢?”
麵臨(lin) 曾麗(li) 這樣情況的家長不少。在謝賢聚看來,家長存在這樣的擔心很正常。“從(cong) 臨(lin) 床數據看,錯頜畸形(牙齒、頜骨、顏麵的發育畸形)的常規發病率在70%左右。總體(ti) 來說,這個(ge) 發病率應該不會(hui) 降低,甚至隨著人類的進化,食物越來越精細,頜骨部位的咀嚼功能退化,骨骼變小,但牙齒數量卻不會(hui) 因此減少,錯頜畸形的發病率可能會(hui) 越來越高。”
錯頜畸形會(hui) 給孩子帶來哪些不良影響?
首先,會(hui) 影響咬合功能。牙齒負責咀嚼食物,是人體(ti) 消化係統的第一關(guan) ,因此,牙齒畸形會(hui) 影響咀嚼進食,食物消化不好,就會(hui) 影響身體(ti) 健康。其次,會(hui) 引起一些發音不準、口齒不清的問題。另外,牙齒不齊還會(hui) 導致刷牙刷不幹淨,進而影響口腔衛生,引發牙周病、齲病等。
當然,還有一個(ge) 重要影響是美觀。“像我們(men) 熟知的‘小兔牙’‘地包天’,都是錯頜畸形給孩子外貌帶來的典型不良影響。特別是一些家庭存在遺傳(chuan) 因素,父輩就存在這樣的錯頜畸形問題,有的孩子甚至被人起外號、嘲笑,引發心理問題。所以說,錯頜畸形從(cong) 功能、健康到美觀和心理方麵,都會(hui) 有一些負麵影響。”謝賢聚說。
合適的時機很重要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去醫院進行牙齒矯正呢?牙齒矯正是否越早越好?
“越早越好肯定是不對的,要看是什麽(me) 樣類型的畸形。”謝賢聚說,選擇合適的矯正時機很重要。“醫學界一般建議在4歲、8歲、12歲、18歲這幾個(ge) 節點帶孩子去找專(zhuan) 業(ye) 口腔醫生檢查評估,再根據具體(ti) 屬於(yu) 哪種畸形,進行幹預治療。”
謝賢聚舉(ju) 例說,“比如,我們(men) 常看到,一個(ge) 孩子在七八歲剛剛換牙時,前麵幾顆新換的門牙長得不齊,在這個(ge) 階段一般屬於(yu) 正常現象。如果對孩子沒有明顯的功能幹擾或健康危害,通常正畸醫生是不幹預的。但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牙齒不齊,就著急去做矯正。其實,這個(ge) 時候的孩子處於(yu) 換牙期,屬於(yu) 臉小牙大,長大後還會(hui) 變化,所以不用著急矯正牙齒。等到孩子所有牙齒替換完再來解決(jue) 牙齒不齊的問題,往往治療效率更高。”
不過,對於(yu) 骨性的錯頜畸形,還是要盡早幹預。專(zhuan) 家認為(wei) ,做正畸解決(jue) 的是兩(liang) 方麵的問題:一方麵是牙齒,另一方麵是上下頜骨。
“可以把整個(ge) 口腔結構看成一架機器,上下頜骨和牙齒、舌頭等共同組成了這個(ge) 機器,我們(men) 的任務就是通過技術手段調整好這個(ge) 機器的結構,讓它平衡。”謝賢聚介紹,對於(yu) 一些涉及上下頜骨問題的錯頜畸形,如“地包天”,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及時矯正治療。“這樣可以在骨骼發育的過程中,通過矯正手段刺激或抑製某部分的骨骼生長,達到矯正頜麵的目的。如果過了孩子的生長發育期再去矯正治療,就無法起作用了。”
同時,謝賢聚提醒,骨性頜麵畸形的矯正是一個(ge) 較為(wei) 長期的過程,“並不是孩子七八歲去矯正了,十二三歲換完牙後就不用跟蹤治療了。實際上,這樣的正畸一般要做到孩子十四五歲結束,這是由孩子的口腔生長發育客觀規律決(jue) 定的。”
此外,他指出,“如果孩子因牙齒之間碰撞導致牙齒磨損,或者有口呼吸、吮手指等不良習(xi) 慣,造成功能性幹擾,也需要進行早期幹預,避免發展為(wei) 嚴(yan) 重影響健康的錯頜畸形。”
長期堅持是關(guan) 鍵
兒(er) 童做牙齒矯正,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首先,選擇一位專(zhuan) 業(ye) 技術和經驗值得信任的醫生十分重要。“牙齒矯正是一個(ge) 比較長的過程,兒(er) 童牙齒矯正一般需要兩(liang) 年左右時間,家長、患兒(er) 和醫生需要相互信任,共同完成矯正過程,達到預期目標。”謝賢聚說。
其次,家長和孩子要積極配合,做到自律。牙齒矯正需要嚴(yan) 格遵照醫囑,長時間佩戴相應的矯正器,每次餐後及時把牙齒刷幹淨,還要按時到醫院複診。此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少吃甜食、不啃骨頭等。這些都需要家長和孩子主動配合、自我約束。
即便在完成牙齒矯正的短期目標後,也要長期保持良好的習(xi) 慣。謝賢聚介紹,對於(yu) 兒(er) 童來說,矯正完成後,要在未來一兩(liang) 年內(nei) 定期複診,佩戴保持器來鞏固治療效果。“保持器一般要戴兩(liang) 年左右,小朋友應遵醫囑,逐漸減少佩戴時間,例如夜裏睡覺時戴,白天可以摘,主要還是為(wei) 了給矯正效果做個(ge) 維護,避免複發。”謝賢聚說。
家長在帶孩子矯正牙齒時,常遇到醫生“用矯治器把牙弓擴大”的建議。對於(yu) 這一矯正手段,謝賢聚認為(wei) ,臨(lin) 床存在適應證被過度擴大的情況。“事實上,隻有存在功能性問題或者骨性問題時,才需要早期擴弓。如果牙弓本身形態沒問題,骨骼也沒問題,隻是為(wei) 了把牙排齊而進行擴弓,完全可以等到大部分恒牙萌出和後期的牙齒排齊一起進行,沒有必要多戴好幾年矯治器。”
(記者 楊舒 通訊員 張兆萌)
家長莫心急
首都兒(er) 科研究所附屬兒(er) 童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 王夢醒
記者楊舒、通訊員張兆萌采訪整理
如今,孩子頜麵部和牙齒長得不好看,常引得家長心焦,這正反映出隨著口腔健康知識的普及,家長們(men) 對於(yu) 孩子牙齒矯正的意識越來越強。幾年前,不少家長認為(wei) ,等到全口乳牙換完後再矯正也不遲。但現在,絕大部分來看診的家長都傾(qing) 向於(yu) 牙齒有問題及時矯正。
我們(men) 也在臨(lin) 床中看到,一部分家長出於(yu) 對孩子“顏值”的焦慮,主動拉著孩子來谘詢牙齒矯正,但其實孩子本身意願並不強。作為(wei) 醫生,我們(men) 想提醒家長,在決(jue) 定進行牙齒矯正前,要和孩子充分溝通,尊重孩子的意願,因為(wei) 牙齒矯正是一個(ge) 相對長期的過程,需要遵醫囑執行,如果孩子意願不強,很可能在治療過程中配合度不夠,拖拖拉拉,導致矯正半途而廢。
更何況,孩子的口腔發育是一個(ge) 長期、漫長的過程。比如,出現單純的牙齒輕、中度擁擠,可能過幾年後隨著頜骨發育就得到改善了。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雖容易產(chan) 生“替牙期”(約6~12歲)的焦慮,但其實可以更有耐心地等等看。就兒(er) 童的牙列擁擠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加強孩子的咀嚼訓練,把食物硬度提上來,由此促進頜骨發育,同時糾正口合肌肉的不良習(xi) 慣。一段時間後,牙齒輕微擁擠的問題可能會(hui) 自然解決(jue) 。
其實,除了來醫院診療以外,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xi) 慣也很重要。我們(men) 在診療中發現,有的孩子吃飯喜歡偏側(ce) 咀嚼,有的喜歡嘬手指頭、咬鉛筆、舔牙或舔嘴唇,還有的喜歡睡覺用嘴呼吸,這些不良習(xi) 慣會(hui) 引起整個(ge) 口腔結構變化,很可能引發錯頜畸形。所以,家長早發現、早幹預,是預防這類問題發生的關(guan) 鍵。還有一類孩子存在舌係帶過短的情況,沒有及時去做舌係帶修正手術,導致舌頭前伸,可能會(hui) 引起“地包天”或者開合等問題,家長需關(guan) 注。
另外,孩子在乳牙期間(約6歲之前)吃的食物不能過於(yu) 細軟精致,否則容易造成頜骨發育滯後;後期,待替完牙後,切牙區還可能會(hui) 產(chan) 生嚴(yan) 重的擁擠、錯頜畸形;而且,長時間吃軟食,牙齒也沒有辦法發揮自潔作用,容易產(chan) 生齲齒。對於(yu) 這種不良的飲食習(xi) 慣,家長需要注意和杜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