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委員|丁洪:積極推動建設世界上最先進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1月4日上午,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舉(ju) 辦“我是委員”集體(ti) 采訪活動。來自科技界的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丁洪透露,世界上最先進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正在懷柔緊張建設中,預計於(yu) 2025年底投入運行。建成後,該裝置將成為(wei) 世界上亮度第一、體(ti) 量第二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2008年,丁洪接受中科院物理所的邀請,從(cong) 國外舉(ju) 家遷回中國,從(cong) 事固體(ti) 物理的實驗工作。近14年來,團隊在量子材料和量子計算領域產(chan) 出了多項具有國際重大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其中,“夢之線”是團隊耗時5年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建設的一條光束線站,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015年試運行期間,丁洪團隊就利用“夢之線”首次在固體(ti) 材料中發現了外爾費米子,該項成果入選了美國物理學會(hui) 係列期刊誕生125周年紀念論文集,是收錄的49個(ge) 裏程碑工作中唯一來自中國的工作。
在“夢之線”的成功經驗上,丁洪積極推動建設世界上最先進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成後,該裝置可以容納90多條比“夢之線”更先進的光束線站,將在物質、生命、能源、環境乃至工業(ye) 製造等多個(ge) 領域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丁洪說,在為(wei) 該裝置選址時,他就在協助國家發改委規劃設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即大科學裝置的集聚中心。他認為(wei)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有助於(yu) 建設一批世界先進的大科學裝置、匯聚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技術。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繼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後批複的第三個(ge)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也是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組成部分。而懷柔科學城是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承載地,目前正在建設五個(ge) 大科學裝置和25個(ge) 交叉研究平台。
前不久,丁洪團隊已經在懷柔科學城建設的第一個(ge) 大科學裝置——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的試運行期間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關(guan) 鍵證據,未來有望應用到量子計算機中。
“我希望能借助政協這個(ge) 參政議政的平台,繼續為(wei) 懷柔科學城——我心目中的‘夢之城’貢獻力量!”丁洪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