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 專家解讀: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如何繼續發力?
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車麗(li)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1062萬(wan) !這是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的數量。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1062萬(wan) 人,人口出生率為(wei) 7.52‰。2021年的出生數量和生育水平比2020年都有所下降。
記者對話多位權威專(zhuan) 家,為(wei) 您解讀:出生率低導致我國的人口結構發生怎樣的變化,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哪些影響?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如何繼續發力?真正解決(jue) 年輕人“不想生、不敢生、生不起”的難題,又該如何精準施策?
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1062萬(wan) ,比2020年減少138萬(wan) 人。2021年人口出生率為(wei) 7.52‰,也低於(yu) 2020年的8.5‰。應該說,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和生育水平都達到曆史較低水平,總和生育率遠低於(yu) 更替水平。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yu) 發展研究所教授薑全保表示,2021年的出生人口數量和生育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同時也是我國人口出生和生育變化趨勢的基本反映。
薑全保指出:“全麵二孩政策以來,我國出生人口數和生育率短暫上升之後呈現下降趨勢。2015年到2020年的出生人數分別為(wei) 1655萬(wan) 、1786萬(wan) 、1723萬(wan) 、1523萬(wan) 、1465萬(wan) 和1200萬(wan) 。在2016年至2018年,全麵二孩政策放開,存在較大比例的高齡孕婦生育現象,短期內(nei) 二孩生育數量和比例增加,使得出生人口數量短暫上升,但全麵二孩政策效應很快釋放完畢。”
1062萬(wan) ,這個(ge) 數據與(yu) 同時期世界其他國家生育水平相比,我國在世界人口格局中處於(yu) 什麽(me) 位置?薑全保介紹,從(cong) 全球趨勢來看,隨著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生育水平由高到低的轉變是絕大多數國家普遍要經曆的過程。總體(ti) 而言,發達國家的生育水平較低,我國的生育水平接近但低於(yu) 同時期的世界主要國家。
薑全保介紹:“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2020年為(wei) 1.3,幾乎同時期的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生育率為(wei) ,美國1.78、德國1.54、加拿大1.53、意大利1.27,法國、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的生育水平則維持在較高水平,在1.9-2.0左右小幅波動。亞(ya) 洲的周邊國家普遍較低,包括我們(men) 的鄰國韓國、日本等,這些國家生育水平也像中國一樣普遍較低,韓國總和生育率已經低於(yu) 1了。”
事實上,我國出生人口減少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人口增速放緩是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ye) 化、城鎮化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老齡化、少子化也是發達國家乃至一些新興(xing) 經濟體(ti) 普遍麵臨(lin) 的問題。
寧吉喆說:“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2021年,15-49歲育齡婦女比上年減少約500萬(wan) 人,其中21-35歲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減少約300萬(wan) 人。近年來,生育觀念有所變化,婚育年齡也在推遲,加上其他一些生育成本提高方麵的因素,年輕人的生育意願是有所降低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遲了年輕人的婚育安排。”
國家統計局表示,育齡女性總量還是較多的,三孩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人口的預期壽命在持續提高。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人口總量仍將保持在14億(yi) 人以上。那麽(me) ,我國人口結構會(hui) 發生怎樣的改變?
中國人口學會(hui) 副會(hui) 長、北京大學社會(hui) 學係教授陸傑華表示,可以用“兩(liang) 低一高”來概括,也就是少兒(er) 人口比重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以及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在持續穩定低生育率背景下,人口負增長的出現是必然趨勢,並且會(hui) 提前到來。
“我們(men) 怎麽(me) 安排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我們(men) 要進行新的人口國情觀的教育,不生孩子未來會(hui) 麵臨(lin) 少子化和老齡化。社會(hui) 製度的建構也要適應人口負增長的變化。過去,我們(men) 強調自己是人口資源大國,未來我們(men) 一定要走人力資本強國,就是靠人口素質來提高競爭(zheng) 力,這是新的人口發展戰略的理念。”
我國新出生人口數據,從(cong) 2020年的1200萬(wan) 下降到2021年的1062萬(wan) 。“經濟負擔重”“年齡太大”“沒人照看孩子”正是許多家庭不打算再生育的首要原因。國家及各地區從(cong) 群眾(zhong) 的響應著手,將婚嫁、生育、養(yang) 育、教育、就業(ye) 等問題進行一體(ti) 考慮,陸續提出相關(guan) 配套支持措施。寧吉喆分析,三孩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
寧吉喆說:“從(cong) 過去十幾年看,‘單獨二孩’‘全麵二孩’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積極成效,出生人口數量增加。2021年5月,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ge) 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地紛紛製定出台了具體(ti) 實施方案,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一些被推遲的生育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釋放。”
現在,全國多地對《人口與(yu) 計劃生育條例》進行了修訂,對符合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給予延長產(chan) 假、享受育兒(er) 假的待遇。國際經驗表明,父母共同休育兒(er) 假的製度,有助於(yu) 減少對女性的職場歧視,改善家庭內(nei) 部性別平等狀況。如何讓育兒(er) 假落到實處,不再紙上談兵?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係主任楊凡給出了建議:“一是合理的休假成本分攤製度。對父母育兒(er) 假期間的經濟支持,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在社會(hui) 保障計劃中設立專(zhuan) 門的保險項目,我國比較合適的做法是在育兒(er) 假期間的經濟成本是由企業(ye) 和個(ge) 人共同繳付的共同基金來承擔。政府予以不同程度的補貼。二是要有比較靈活的休假製度的設計,采取部分時間休假製,間歇性休假,或由家庭自主來安排夫妻雙方休假額度等各種彈性的休假方式,滿足不同家庭多樣化的需要。”
雖然我國2021年出生人口為(wei) 1062萬(wan) ,但研究表明,低生育率是全世界普遍麵臨(lin) 的問題,除了非洲外,其他地區平均的生育率都低於(yu) 更替水平。未來,真正解決(jue) 年輕人“不想生、不敢生、生不起”的難題,又該如何精準施策?薑全保健儀(yi) ,繼續提供時間支持、經濟支持和服務支持。
“各地的配套支持政策措施方麵,在婦幼保健方麵、在構建新型生育文化方麵,還有通過住房優(you) 惠、生育津貼等措施方麵,政府應該再加大力度。我們(men) 關(guan) 注三孩政策,不應該僅(jin) 關(guan) 注生育數量和生育水平提高,更應該關(guan) 注的是給女性、給母親(qin) 提供更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全社會(hui) 形成尊重女性、尊重母親(qin) 、尊重新型生育文化的氛圍。”薑全保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