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RCEP生效,中日韓合作如何乘勢而上

發布時間:2022-01-19 15:30:00來源: 光明日報

  RCEP生效,中日韓合作如何乘勢而上

  ——來自第八屆中日韓合作對話的聲音

  光明日報記者 李盛明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王妤心泓

  1月1日,《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在中國、日本、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及東(dong) 盟6國正式生效,韓國也將於(yu) 2月1日生效,這標誌著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順利啟航。RCEP生效,為(wei) 深化中日韓經貿合作創造了新的條件。在這個(ge) 特定背景下,持續了10年的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能否實現突破?

  在中日韓合作秘書(shu) 處支持下,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公共外交協會(hui) 、日本國際經濟交流財團、韓國東(dong) 亞(ya) 財團主辦的“後疫情時代的中日韓合作”——第八屆中日韓合作對話17日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召開,來自中日韓三國的5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加會(hui) 議,圍繞中日韓三方如何合作推進RCEP落地實施進行討論,建言獻策。

  針對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問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建議,中日韓三方應該抓住RCEP正式生效的機遇,爭(zheng) 取實現重大突破。首先,RCEP生效為(wei) 建設中日韓自貿區提供了重要條件。RCEP不僅(jin) 僅(jin) 是中日、日韓間的第一個(ge) 自貿協定,而且在關(guan) 稅減讓、市場準入、區域供應鏈調整等方麵為(wei) 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例如,RCEP將使得中日間86%~88%的商品實現“零關(guan) 稅”,日韓間83%的商品實現“零關(guan) 稅”。同時,RCEP也是首個(ge) 中日韓共同參與(yu) 的自貿協定,為(wei) 中日韓經貿合作提供了一體(ti) 化的製度框架。在這個(ge) 框架基礎上,中日韓可以在原產(chan) 地、服務貿易、電子商務等領域開展更高水平的經貿規則安排。

  其次,中國打造高水平、製度型開放格局為(wei) 建設中日韓自貿區提供重大利好。其一,中國推動以服務貿易為(wei) 重點的高水平開放,為(wei) 中日韓經貿合作拓寬市場空間。隨著中國產(chan) 業(ye) 結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與(yu) 服務貿易開放水平的提升,預計疫後中國服務進口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旅行、醫療健康、知識產(chan) 權、電信、金融保險等服務將成為(wei) 進口的重點。其二,中國推動製度型開放,將為(wei) 中日韓高水平經貿合作提供重要條件。製度型開放的基礎在於(yu)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更加重視競爭(zheng) 、監管、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方麵的製度性安排,實現規則、規製、管理、標準與(yu) 國際銜接。特別是中國政府已正式申請加入CPTPP,韓國也已啟動加入CPTPP的程序,這將為(wei) 中日韓開展RCEP基礎上的高水平經貿合作提供重要條件。

  中國有關(guan) 學者認為(wei) ,在RCEP正式啟動之後,各方需要進一步創新思路,促進其落地和實施,從(cong) 而使雙邊、三邊合作更符合實際、富有活力,更能帶動區域經濟一體(ti) 化進程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對此,中國公共外交協會(hui) 副會(hui) 長胡正躍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分頭推進“10+1”的合作,協助東(dong) 盟各國盡早複工複產(chan) 。中日韓有能力,東(dong) 盟有需求。東(dong) 盟的持續發展是RCEP能否成功的關(guan) 鍵因素之一。協助東(dong) 南亞(ya) 重振發展勢頭,符合中日韓三方共同利益。二是繼續推進區域經濟合作。加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一步提高自貿水平,為(wei) RCEP協議提供“壓艙石”。三方還要積極推動RCEP相關(guan) 成員國盡快完成國內(nei) 審批程序,確保該協議盡快全麵執行。三是結合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進程所列項目,探討與(yu) 第三國或相關(guan) 地區進行合作可能性。

  與(yu) 會(hui) 日本學者認為(wei) ,RCEP的正式實施與(yu) 擴大效應,一方麵需要考慮世界貿易結構的新變化和新動向,另一方麵需要在內(nei) 部進一步地細化規則、完善機製。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副院長深川由起子指出,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跨境電商發展非常迅猛,這方麵的規則製定需要被進一步加強。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浦田秀次郎認為(wei) ,中日韓加入RCEP是支持東(dong) 盟的框架安排,建議中日韓三國率先設立事務局或者秘書(shu) 處,在RCEP實施中起到牽引作用。這個(ge) 事務局或者秘書(shu) 處的主要職能,一是收集和傳(chuan) 播各方麵信息;二是組織和召開各種研討會(hui) ,包括政府官員、企業(ye) 家參與(yu) 的研討會(hui) ;三是對RCEP進展開展評價(jia) 。

  與(yu) 會(hui) 韓國學者認為(wei) ,供應鏈問題始終是三方特別關(guan) 心的問題。RCEP協定生效,在帶動中日韓間貿易與(yu) 投資壁壘大幅下降的同時,也通過更加靈活的原產(chan) 地累積規則促進三國間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進一步融合。在RCEP框架下,三方期待構建更具韌性和活力的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韓國東(dong) 亞(ya) 財團主席金星煥指出,隨著RCEP生效,中日韓三國迎來了推進自由貿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機遇,重點是要落實好。期待三方可以進一步合作構建綠色供應鏈,實現供應鏈合作和環境保護的協調。韓國中央大學國際關(guan) 係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安忠榮認為(wei) ,中日韓應該保證最基本的原材料供應,保障材料和部件的貿易流通。

  過去兩(liang) 年,中日韓三方合作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一些衝(chong) 擊,但在三國政府和民間力量共同努力下,三方之間協調暢通、措施及時、成效顯著。當下,立足RCEP,在排除幹擾、增強互信的同時,推動具體(ti) 領域高水平的務實合作,釋放中日韓“小多邊”與(yu) RCEP“大多邊”相互促進的積極效應,既有利於(yu) 中日韓三國,也對RCEP框架下的區域經貿合作有重要影響。

  (光明日報北京1月18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9日 12版)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