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全世界將會觀賞到精彩的比賽” ——訪北京冬奧組委特聘製冰專家雷米·博勒

發布時間:2022-02-07 16:14:00來源: 人民日報

  兩(liang) 種不同的觀感:一個(ge) 風馳電掣,一個(ge) 優(you) 雅翩躚,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這兩(liang) 個(ge) 項目,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將共用一塊冰麵。為(wei) 了在首都體(ti) 育館打造一塊速度與(yu) 美麗(li) 共存的冰麵,北京冬奧組委特聘製冰專(zhuan) 家雷米·博勒與(yu) 中國同事一起,為(wei) 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搭建實現夢想的舞台。

  這位來自法國的製冰專(zhuan) 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己與(yu) 製冰結緣的故事開始於(yu) 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hui) 上,16歲的博勒開著掃冰車踏上冰麵,“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製冰工作。”博勒說。自此,他服務多屆冬奧會(hui) 和世界錦標賽等賽事,在製冰領域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

  在完成2018年平昌冬奧會(hui) 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製冰工作後,博勒接到了北京冬奧組委邀請,很快便投入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相關(guan) 工作中,負責首都體(ti) 育館的製冰工作。“為(wei) 了呈現一屆精彩的冬奧會(hui) ,我和中國團隊合作了近4年時間。”他說。

  談及工作中最大的挑戰,博勒說,首都體(ti) 育館承接北京冬奧會(hui) 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兩(liang) 個(ge) 大項比賽,兩(liang) 項比賽對冰麵的要求完全不同。“這需要我們(men) 仔細研究,保證冰麵對於(yu) 兩(liang) 個(ge) 項目來說都是完美的。”他解釋,相對於(yu) 短道速滑選手偏好的脆冰,稍軟的冰麵更有利於(yu) 花滑選手做跳躍動作。如果比賽中短道速滑的運動員可以極快滑行,花樣滑冰的運動員可以高高跳起,那就證明製冰工作成功了。

  博勒提到一個(ge) 細節,製冰團隊會(hui) 在一天內(nei) 多次調試冰麵溫度,“我們(men) 每天都會(hui) 調整冰麵狀態、更換防護墊、調試冰麵溫度,做到每天的冰麵都能達到最佳溫度。為(wei) 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men) 和中方負責機器裝備的工程師密切合作,調控氣溫、水溫、製冷係統溫度。”

  在博勒看來,每一次製冰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工作的特別之處在於(yu) ,要在不同的場館與(yu) 不同的團隊合作。”他說,在北京的工作就是一次非常奇妙的體(ti) 驗。

  首都體(ti) 育館建成於(yu) 1968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座現代化體(ti) 育場館,中國首座人工室內(nei) 冰場也在這裏誕生。“看著這裏一點一滴發生的變化,感覺真的非常棒!”博勒說。

  談及與(yu) 首都體(ti) 育館製冰團隊的合作,博勒坦言,這非常令人興(xing) 奮。“事實上,所有同事都對製冰工作抱有極高的熱情。”他介紹,大家正是出於(yu) 對冰上運動的熱愛走到了一起。“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大家步調一致。遇到問題時,所有人都會(hui) 衝(chong) 上前積極解決(jue) ,這非常好。”博勒說。

  博勒表示,在首都體(ti) 育館工作的經曆讓他對這塊冰、這屆冬奧盛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充滿信心。2月4日,首都體(ti) 育館迎來首場花樣滑冰項目比賽,5日中國隊在短道速滑混合團體(ti) 接力決(jue) 賽中奪得金牌,這也是該場館產(chan) 生的第一枚金牌。“在這塊冰麵,全世界將會(hui) 觀賞到精彩的比賽,這一點毋庸置疑。”博勒說。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