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反複登門溝通 北京一社區耐心拆違

發布時間:2022-04-06 08:45:00來源: 北京日報

  廣安門內(nei) 街道綜合執法隊工作人員正在對私建鐵皮棚進行拆除。

  “一個(ge) 月前我還不樂(le) 意拆掉這些鐵皮棚,可現在一看,確實應該拆。”家住核桃園社區4號樓的居民反映,近日樓門前的違建鐵皮棚被拆除,不僅(jin) 居住生活更安全,進進出出也覺得更加敞亮了。

  廣內(nei) 街道核桃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潘瑞鳳告訴記者,核桃園社區4號樓是一棟上世紀80年代的老樓。為(wei) 方便居民停放自行車,十多年前,樓前搭建起了一處停車棚。後來,這處老停車棚漸漸被挪作他用,居民陸續在自行車棚內(nei) 搭建了13個(ge) 鐵皮棚,變成了自家堆放雜物的倉(cang) 庫。記者看到,鐵皮棚每個(ge) 都上了鎖,裏麵堆滿了廢舊自行車等雜物。由於(yu) 鐵皮棚占據空間,樓前僅(jin) 剩下一米來寬的小路供居民通行。潘瑞鳳說:“這些棚子都是違建,但拆違牽涉十多位居民的利益,處理起來很麻煩,我們(men) 希望能取得居民支持,做到拆違不拆心。”

  一個(ge) 月前,社區工作人員開始挨家挨戶宣傳(chuan) 引導,逐個(ge) 解開居民心結。居民洪先生多年來一直把電動車停在鐵皮棚內(nei) ,社區工作人員耐心給他做工作:“鐵皮棚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尤其到了夏天,鐵皮聚熱,棚內(nei) 溫度很高,在棚內(nei) 停放電動車或堆放易燃物,容易發生火災,嚴(yan) 重影響居民的人身和財產(chan) 安全。”洪先生雖然表示理解,但仍擔心拆掉鐵皮棚後電動車充電、存放不方便,工作人員告訴他社區集中停放電動車的地點,並承諾居民樓附近還將安裝一組新的充電樁。洪先生這才徹底放心,同意拆除。

  經過一個(ge) 月反複上門協商溝通,違建涉及的13戶居民的態度也從(cong) 抵觸變成理解,最後全部支持拆違工作。

  居民胡先生在聽工作人員介紹後,認識到私建鐵皮棚確屬於(yu) 違規行為(wei) ,於(yu) 是主動行動,將鐵皮棚內(nei) 物品清空。居民張女士身體(ti) 不好,一直住在女兒(er) 家中,但聽說拆違就要開始了,她立刻趕了回來,配合社區的工作。張女士表示,拆違是好事,一定要配合。

  拆違期間,社區主動幫居民聯係回收站,將拆除的鐵皮按照統一價(jia) 格進行回收。“居民對拆違的支持真的暖到我了。”潘瑞鳳坦言,雖然一個(ge) 月來社區工作人員忙前忙後,但如果沒有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不會(hui) 拆得這麽(me) 順利。

  記者 鹿藝佳 文並攝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