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央廣時評】航天薪火代代傳 書寫載人新奇跡

發布時間:2022-06-06 08:42:00來源: 央廣網

  2022年6月5日,我國航天員陳冬、劉洋和蔡旭哲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航天飛船,向太空進發。這是中國人的第9次太空之旅,也是首次全部由第二批航天員組成的飛天英雄集體(ti) 遠征。從(cong) 第一批航天員到第二批航天員,一代接著一代幹的征程,為(wei)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guan) 、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注入了新內(nei) 涵與(yu) 新力量。

  中國航天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的品質,續寫(xie) 艱苦奮鬥的故事。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並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從(cong) 起步階段的基礎十分薄弱、技術幾乎空白,到形成較為(wei) 完整的載人航天工程體(ti) 係,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艱苦創業(ye) 、奮力攻關(guan) ,一步一個(ge) 腳印走到今天。今天,神舟十四號再叩蒼穹……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大幕正式拉開,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關(guan) 鍵之戰打響。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取得輝煌成就,得到黨(dang) 和人民的肯定,讓世界刮目相看,靠的就是特別能吃苦的品質。在新時代,物質條件更加優(you) 越,但航天事業(ye) 仍然需要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住理想初心,將艱苦奮鬥精神發揚下去。

  中國航天人發揚特別能戰鬥的品質,譜寫(xie) 攻無不克的傳(chuan) 奇。中國載人航天奮鬥曆程涵養(yang) 了中國航天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體(ti) 現了“特別能戰鬥”的品質。這既是一種精神狀態、工作作風,更是意誌品質、理想信念。因為(wei) 選擇理想,航天人錨定目標不動搖;因為(wei) 堅守初心,航天人不達目的不撤退。在越來越廣闊的宇宙探索之路上,隨著我們(men) 能力的提升,工作難度將不斷加大,但攻無不克的傳(chuan) 奇將始終是中國航天的目標。

  中國航天人發揚特別能攻關(guan) 的品質,拓展探索創新的邊界。中國航天史,是一部不懈奮鬥、勇攀高峰的奮鬥史。從(cong) 第一顆人造衛星“東(dong) 方紅一號”升空的那一刻起,每一次突破,都是航天人超越自我、探索新科技邊界的裏程碑。麵對競爭(zheng) 更加激烈的未來,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弘揚特別能攻關(guan) 的品質,我們(men) 將始終保持在“上九天攬月”的前排陣列,為(wei) 全人類探索宇宙貢獻中國智慧與(yu) 中國力量。

  中國航天人發揚特別能奉獻的品質,匯聚英雄輩出的力量。楊利偉(wei) 說,“我為(wei) 祖國感到驕傲”;費俊龍說,“外國航天員能做到的,中國航天員也一定能做到”;翟誌剛說,“即便犧牲,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第一批航天員用行動踐行了無私奉獻的品質和追求。如今,我們(men) 正在見證第二批航天員用自己的方式踐行航天人的豪邁誓言。

  19年來,我國兩(liang) 批航天員共14人23人次執行了航天任務,激勵我們(men) 勇往直前的是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的載人航天精神。9年來,從(cong) 天宮、北鬥、嫦娥到天和、天問、羲和,中國航天不斷創造新的曆史。正如航天員劉洋所說,心懷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中國航天人必將一次次把祖國的榮耀寫(xie) 上太空!(央廣網特約評論員、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專(zhuan) 家 郭良棟)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