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台灣電價7月1日調漲 台媒:恐迎來“電價漲不停”時代

發布時間:2022-07-04 08: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1日電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台灣《遠見》雜誌1日發表文章稱,台經濟主管部門以“國際燃料價(jia) 格上漲,台電虧(kui) 損”為(wei) 由,調整電價(jia) 。由於(yu) 年底“九合一”選舉(ju) 在即,僅(jin) 針對高壓、特高壓用電的2.2萬(wan) 戶、住宅用電1000度以上的36萬(wan) 戶“開刀”。但這僅(jin) 是杯水車薪,根據能源專(zhuan) 家的計算,即便漲價(jia) 增加290億(yi) (新台幣,下同)的營收,台電今年仍要虧(kui) 損上千億(yi) ,未來幾年的發電成本還會(hui) 增加,至少都是“千億(yi) ”起跳。所以7月1日之後,台灣還會(hui) 迎來第二次、第三次的漲價(jia) ,全民恐要迎來“電費漲不停”的時代。

  文章指出,電力、電價(jia) 原是單純科學問題,但政黨(dang) 輪替後的台灣,早被扭曲成意識型態議題。此次電費漲價(jia) ,台經濟主管部門以“國際燃料價(jia) 格上漲”為(wei) 由調整,本是無可厚非。但,即便燃料價(jia) 格不上漲,台灣也是勢在必行。原因很簡單,就是失衡、不切實際的新能源政策所致。

  台灣清華大學工程與(yu) 係統科學係教授葉宗洸說,台當局最需要檢討的就是現行的能源政策。台電今年的發電成本飆漲,比例過高的火力發電(包含燃煤與(yu) 燃氣)是主因。台灣整體(ti) 火力發電占比已連續兩(liang) 年上升,去年的火電占比更高達83.4%。在核二1號機於(yu) 去年7月停止運轉後,今年全年的火電占比一定還會(hui) 增加,導致發電成本“完全沒有下降”的可能性。

  葉宗洸進一步指出,核電去年發出278億(yi) 度電,每度電的成本是1.39元,比火力發電、綠電都便宜許多;回顧過去六部核電機組都正常運轉時,每年供電超過400億(yi) 度以上,當時的成本每度僅(jin) 1元。若不是躁進的新能源政策致使核電占比大幅下降,今日的電價(jia) 調整就有機會(hui) 避免出現“暴衝(chong) 式”的漲幅,更不會(hui) 因此影響到企業(ye) 的經營。

  文章指出,這一次,台經濟主管部門僅(jin) 針對高壓、特高壓用戶漲價(jia) 15%,以及住宅用電1000度以上用戶漲價(jia) 9%,無非是想降低民怨,卻疏忽了用電大戶可是外銷出口的尖兵,去年出口金額就高達4464.5億(yi) 美元,創下曆史新高,年增率為(wei) 29.4%。調賬電價(jia) 勢必會(hui) 影響產(chan) 業(ye) 發展及投資的意願,甚至進一步衝(chong) 擊民生消費,恐有經濟衰退的疑慮。“如果大廠多付一點電費,對台灣的能源發展有幫助也就算了,偏偏這僅(jin) 是九牛一毛,根本無法治本。”一位業(ye) 者說出真相。

  葉宗洸根據台電公開的數據指出,去年台電的發購電共2488億(yi) 度,每度電的燃料成本為(wei) 1.2426元,燃料成本支出3091.5億(yi) 元。他並預估今年的發購電會(hui) 達到2600億(yi) 度,每度電的燃料成本將大漲到1.9235元,燃料成本支出會(hui) 擴大到5001.1億(yi) 元,今年恐比去年增加1909.6億(yi) 的燃料支出,即便7月1日電價(jia) 調漲後,可增加290億(yi) 元的收入,仍難以彌補缺口,加加減減後,今年底台電的負債(zhai) 至少是1619.6億(yi) 元。更何況台電的負債(zhai) 表並未包含核四的呆賬,初估至少3200億(yi) 以上。

  文章稱,所以7月1日隻是第一次調漲電價(jia) 而已,以後還會(hui) 調漲幾次,沒人知道。但,最終一定會(hui) 轉嫁至全民身上。

  文章指出,雖然民進黨(dang) 當局已坦言,2025年的能源政策無法完成,“非核家園”目標恐延遲至2027年。但失衡的能源政策,未來幾年一定會(hui) 產(chan) 生新的財務黑洞,預估將超過3000億(yi) 元。

  值得注意的是,台經濟主管部門項目報告坦承,2025年電價(jia) 將上漲2544億(yi) 元是基於(yu) “燃料成本不變”的假設。但令人納悶的是,既然“燃料成本不變”,為(wei) 何要調漲電費?台灣能源專(zhuan) 家陳立誠分析指出,除了燃料成本上漲外,影響電力成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電力結構的改變,亦即便宜的電占比減少了,而昂貴的電占比增加了。蔡當局新能源政策的兩(liang) 大重點,就是“以綠電取代核電”“以氣電取代煤電”,都是用昂貴的發電方式,取代便宜的發電方式。

  過去,當核電六部機組正常運轉時,每年可發400億(yi) 度的電,每度發電成本僅(jin) 1元。陳立誠說,蔡當局規劃以同樣無碳的綠電取代核電,例如離岸風電、太陽能每度電的平均成本是5元,用這種綠電取代核電,每年發電成本就要增加1600億(yi) 元。這個(ge) 天文數字無關(guan) 國際燃料的價(jia) 格,而是“電力結構”的改變。“用昂貴的氣電取代便宜的煤電,每年發電成本將增加900億(yi) 元,這是項目報告中2544億(yi) 元的計算基礎,”陳立誠說。

  陳立誠表示,由於(yu) 蔡當局已坦承目前綠電進度落後,無法於(yu) 2025年完成“非核家園”目標,所以這筆超過3000億(yi) 的電價(jia) 上漲也會(hui) 延遲至2027年,但這一筆帳是逃不掉的。“蔡當局頭已經洗下去了,全台民眾(zhong) 就等著承受電價(jia) 漲3000多億(yi) 的苦果吧。”

  文章稱,台灣7月1日電價(jia) 調整後,如果電力結構仍維持不變,未來幾年還會(hui) 有第二次、第三次漲價(jia) ,否則台電恐宣告破產(chan) 倒閉。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