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雄安新區建設海綿式交通體係

發布時間:2022-08-08 08:36:00來源: 北京日報

  走在雄安新區的街道上,打開“雄安行” APP中的“彈性接駁”板塊,輸入當前位置和目的地,5分鍾左右就有“彈性公交車”前來接站,多人出行還能享受折扣;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周邊的城市交換中心(CEC),除停車外,還能提供洗車清潔保養(yang) 、餐飲休閑等綜合服務,人們(men) 可換乘公共交通前往市民服務中心或周邊郊野公園,減小交通壓力。

  “海綿式交通”讓城市交通運行更加有效。目前雄安新區正打造綠色交通體(ti) 係,建設交通先行示範區,未來綠色出行比例將達到90%,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將達到80%。

  彈性公交實時增減

  在市民服務中心周邊的停車場,記者來到“彈性公交”智能調度平台,大屏幕上顯示著滿座率、下單走勢、執行率走勢、乘客等待時間等多項動態監控數據。

  “我們(men) 最早在容城縣城試水,後麵擴展到容東(dong) 片區。”中交雄安城發公司負責人郭楠告訴記者。彈性公交在容城縣和容東(dong) 片區合計設置超300個(ge) 虛擬公交站點,用戶可用手機定位至距離最近的站點。接單後,後台會(hui) 指派距離最近的車輛前往接站,係統再設置出最優(you) 路線,讓車上的每位乘客都避免繞遠。郭楠介紹,這是一種介於(yu) 網約車和公交車之間的出行方式。相對於(yu) 傳(chuan) 統公交車,接站和送客路線都更加優(you) 化,用時更短,“沒有人的虛擬站點就直接略過不停車了”;車費比網約車低,多人出行還有優(you) 惠。使用彈性公交,一段6公裏的行程約需7元,APP顯示“一單2人,6折;一單3人,5折;一單4人,4折”。

  大屏幕的地圖顯示出每輛車的實時位置以及車內(nei) 情況,早晚高峰時段全部車輛在線,白天平峰時段適度車輛在線,早晨低峰時段較少車輛在線,同時係統會(hui) 根據乘客下單人數及線路等信息綜合判斷,自動選擇彈性中巴車或彈性轎車。截至目前,彈性公交覆蓋了容城縣城和容東(dong) 安置區約30平方公裏的範圍,彈性接駁車白名單工作人員較項目運營初期增長超200%。郭楠表示,目前彈性公交僅(jin) 供小範圍人員試用,積攢足夠的運行數據且後台運行成熟後,將向公眾(zhong) 開放。

  打造城市交換中心

  在彈性公交的公交場站P1停車場,還設有立體(ti) 停車場、汽車洗車保養(yang) 服務和餐飲休閑場所。這是中交雄安城發公司設立的城市交換中心。郭楠介紹,城市交換中心創新采用“公交+停車+換乘+商業(ye) ”的組織模式打造“交通海綿”,減少交通擁堵,快速吸納,從(cong) 而保障城市交通的暢通,全麵實現截、停、換功能,具有商業(ye) 、餐飲、娛樂(le) 、休閑、物流、公交服務、汽車服務等功能,實現信息交換、物流交換、文化交換。

  人們(men) 要把車停在幾公裏外的城市交換中心,換乘新能源車才能進入市民服務中心,這體(ti) 現了雄安新區倡導綠色出行、崇尚低碳生活的理念。這座城市交換中心實現了“截-停-換”理念落地,截至目前共計停車近100萬(wan) 輛次,有效起到了“交通海綿”作用。容東(dong) 安置區施工時,建築工人最多時超過10萬(wan) 人,交換中心緩解了施工區內(nei) 部的交通壓力。交通樞紐距離雄安郊野公園很近,五一、端午假期,公園外車流量、客流量遠超平時,遊客把車停在交通樞紐,然後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公園,大大緩解了交通壓力,遊客平均入園時間縮短1個(ge) 小時以上。

  在容西安置區,與(yu) 安置房配套建設的容西片區公交樞紐工程正加緊建設。項目將公交站台與(yu) 樞紐公交換乘大廳一體(ti) 化設計,通過同台換乘有效實現人車分流,實現公交、小汽車、非機動車等各類交通方式間的零距離換乘。通過候車空間與(yu) 商業(ye) 服務空間的複合利用,提供餐飲、購物、公共服務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服務功能,提升以公交驛站為(wei) 中心的綠色出行體(ti) 驗,探索“交通+商業(ye) ”公交綜合體(ti) 發展新模式,推進城市交換中心理念示範落地。

  力爭(zheng) 實現“90/80”出行目標

  此前雄安新區提出未來的交通模式,其中就包括推進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90%、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80%,即“90/80”出行目標。雄安新區實現“90/80”出行目標,是增強新區對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吸引力、推動交通高質量發展、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關(guan) 鍵舉(ju) 措。探索“海綿式交通”,建立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管理高效的城市交通樞紐體(ti) 係,必將實現多種交通方式一體(ti) 化組織和便捷換乘,促進樞紐與(yu) 城市公共服務空間耦合布局,打造城市活力中心。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