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圓滿落幕

發布時間:2022-08-29 08:30:00來源: 北京日報

  8月25日至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hui) 在北京、海南兩(liang) 地召開,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人士再次聚首,共議碳中和願景下的全麵電動化與(yu) 全球合作。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hui) 圓滿落幕,來自全球各地、各行各業(ye) 的領軍(jun) 人物共話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並就麵向未來的創新技術路線展開探討。

  大會(hui) 明晰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方向

  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hui) 共識》正式發布。“共識”準確把握產(chan) 業(ye) 發展新趨勢,廣泛凝聚與(yu) 會(hui) 各方觀點與(yu) 智慧,為(wei) 加快推進碳中和願景目標下的汽車產(chan) 業(ye) 全麵電動化轉型、深化全球合作進一步明晰了方向路徑,將為(wei) 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新的重要指引。

  目前,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突破拐點,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共識”提出,要堅定推進汽車產(chan) 業(ye) 全麵電動化轉型,並加速推進商用車綠色低碳發展,加快開發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多元化汽車產(chan) 品;同時進一步加強氫燃料電池、純電動、零碳燃料、電池、芯片等關(guan) 鍵技術領域的科技創新和全球合作,並充分發揮汽車與(yu) 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的協同效益。

  加強全球合作、推動全麵電動化轉型是汽車產(chan) 業(ye) 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舉(ju) 措。大會(hui) 期間,《新能源汽車與(yu) 可再生能源融合應用技術指南》也正式發布,成為(wei) 交通與(yu) 能源融合領域的首個(ge) 應用技術指南,為(wei)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中國方案、中國經驗。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需“中國方案”

  “在汽車領域,我們(men) 看到汽車廠商正在變成科技公司,汽車正逐漸與(yu) 雲(yun) 端連接,輔助駕駛也開始呈現規模化發展的趨勢。”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由智能網聯技術賦能的汽車由出行工具演變成車輪上的智能終端。

  孟樸表示,以5G和AI為(wei) 代表的無線連接和移動計算技術,正在變革汽車行業(ye) ,5G作為(wei) 下一代網絡連接架構,正助力汽車行業(ye) 向前邁進,將影響汽車行業(ye) 的方方麵麵,包括支持更先進的汽車製造技術、更安全的智慧交通係統、更加個(ge) 性化的車內(nei) 互動體(ti) 驗、全新的汽車銷售與(yu) 功能升級方式等等。

  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其帶來的問題也逐漸浮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克強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智能網聯汽車麵臨(lin) 安全風險點日益擴大,安全威脅日益嚴(yan) 重的現狀,從(cong) 研發生產(chan) 來看,智能網聯汽車尚存在產(chan) 品管理和身份認定的問題;從(cong) 交通監管方麵來看,尚存在上路通行權限和合法性的問題;在商業(ye) 運營上還存在商業(ye) 化運營支撐和運營資質的問題;在數據安全方麵尚存在信息安全和數據治理的問題。

  “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需要中國方案。”李克強院士表示,要著力解決(jue) 智能網聯汽車麵臨(lin) 的基礎、共性、關(guan) 鍵信息安全問題。

  飛行汽車或引領城市空中出行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的同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和新興(xing) 技術路線成為(wei) 業(ye) 內(nei) 熱議的話題,各行業(ye) 代表人物在大會(hui) 論壇上繪製出一幅描繪未來空中出行體(ti) 係的藍圖。

  “飛行汽車是促進未來低空經濟發展的強有力支撐。”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表示,飛行汽車領域發展潛力巨大,2040年全球飛行汽車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5億(yi) 美元,預測2050年全球95個(ge) 主要城市空中將會(hui) 有10萬(wan) 輛飛行汽車飛馳。

  對此,李健建議加強研發、運營、監管等方麵的協同和扶持力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加速形成規模效應;統籌民航、公安等相關(guan) 部門分類劃設低空航線網;企業(ye) 與(yu) 研究院組建規模化的汽車產(chan) 業(ye) 聯盟,共同規劃技術方向和路徑。

  清華大學教授曲小波同樣認為(wei) ,低空立體(ti) 交通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城市化趨勢不可阻擋,它所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交通擁堵,這在二維空間裏是一個(ge) 無解的問題,隻有擴到三維才有可能解決(jue) 。”從(cong) 低空協同物流用無人機,到商業(ye) 化運行的垂直起降飛行器,再到陸空兩(liang) 棲飛行器,低空立體(ti) 交通將逐漸開啟城市空中出行的藍圖。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