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實體公司增速高於金融類公司
央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記者李碩)截至8月31日,滬、深、北證券交易所482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在疫情反複、國際衝(chong) 突加劇、外部通脹等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下,上市公司整體(ti) 經營業(ye) 績保持增長態勢,我國經濟“基本盤”底色彰顯,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升,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
具體(ti) 來看,整體(ti) 業(ye) 績保持韌性增長,實體(ti) 公司增速高於(yu) 金融類公司。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實現營業(ye) 總收入34.5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24%,遠高於(yu) 同期GDP增速,占GDP的比重進一步擴大。實現淨利潤3.2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19%,一、二季度增速分別為(wei) 5.49%、1.16%,二季度業(ye) 績普遍好於(yu) 市場悲觀預期,充分體(ti) 現了上市公司作為(wei) 各行業(ye) 龍頭的強大競爭(zheng) 力及發展韌性。非金融類公司實現營業(ye) 總收入和淨利潤29.23萬(wan) 億(yi) 元、1.9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89%、4.55%。自2021年一季度起,實體(ti) 企業(ye) 營收增速持續高於(yu) 金融類公司,顯示我國經濟脫虛向實的良好發展態勢。
分行業(ye) 看,行業(ye) 間差異明顯。煤炭油氣、基礎化工、動力電池原料、光伏新能源行業(ye) 公司業(ye) 績增長迅猛,受疫情反複、原材料價(jia) 格高企等因素影響,航空、餐飲、旅遊等行業(ye) 公司仍處困境。受益於(yu) 國務院穩定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上半年上市公司收到稅費返還4689億(yi) 元,同比增加162%,在積極的政策措施下,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有所改善,預計會(hui) 對下半年的業(ye) 績產(chan) 生積極影響。
此外,全麵注冊(ce) 製改革穩步推進,創業(ye) 板、科創板、北交所合計新增139家,占上半年全部新增上市公司家數的82%。上市公司平均研發支出營收占比1.69%,其中科創板、創業(ye) 板與(yu) 北交所公司研發強度分別為(wei) 8.62%、4.82%、4.58%。計算機、生物產(chan) 業(ye) 、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研發強度居前,分別高達 10.29%、10.10%和6.84%,市場“含科量”“含新量”顯著提升。
另一方麵,主板上市公司營收、現金流等穩中有升,為(wei) 上市公司業(ye) 績築基,盈利質量進一步改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排名前200家的公司份額占總體(ti) 的72%和85%,彰顯頭雁效應。截至目前,102家公司已發布中期現金分紅預案,現金分紅金額超1700億(yi) 元,積極回報投資者日漸成為(wei) 市場共識。同時,退市公司數量再創曆史新高,進退有序的市場生態加速形成,股票質押風險顯著緩釋,風險公司得到穩妥處置。再融資渠道更加通暢,並購重組助推公司做優(you) 做強,實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股份回購的公司數量顯著增加。崇法守信、規範透明、開放包容的良好證券市場生態正進一步形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