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奧會刊已入藏四家博物館
從(cong) 15日起至9月21日,由北京日報報業(ye) 集團主辦的“2008-2022雙奧之城 雙奧會(hui) 刊”主題展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正式開幕。百米雙奧“卷軸”將帶領市民共憶雙奧之城的精彩瞬間,共讀雙奧會(hui) 刊的甄選內(nei) 容,感受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生動實踐。《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官方中文會(hui) 刊》擁有獨立的出版物號(CN11-0317)和有紀念意義(yi) 的獨立郵發代號(1-2022),完整記錄了冬奧會(hui) 期間的賽事進程、運動員的高光時刻和幕後故事,以及北京作為(wei) 雙奧之城的曆史性變化,具有完整的曆史記錄價(jia) 值和不菲的收藏價(jia) 值,目前會(hui) 刊已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體(ti) 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北京奧運博物館。
北京秋高氣爽,王府井步行街的“2008-2022雙奧之城 雙奧會(hui) 刊”主題展給市民和遊客帶來陣陣“清涼”。羽生結弦的冰上舞姿、穀愛淩吃餡餅的可愛表情、殘奧運動員的自強不息……一張張精彩的圖片和冬奧會(hui) 刊報紙版麵將大家帶回到了半年前的那場冰雪盛宴。“我最喜歡穀愛淩,她的比賽場場不落。”“羽生結弦嚐試4A沒成功真是太遺憾了。”主題展前,不少遊客駐足觀看,展板上的圖片勾起了大家很多回憶,有的還不時舉(ju) 起手機,將這些珍貴的畫麵留存。
除了帶領市民回顧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精彩瞬間,這場主題展還巧妙地融合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的精彩畫麵,讓市民和遊客通過一場展覽串起了兩(liang) 個(ge) 奧運會(hui) ,感受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的獨特魅力。
北京是全球唯一一個(ge) 雙奧之城,作為(wei) 在雙奧之城創辦雙奧官方中文會(hui) 刊的媒體(ti) ,北京日報報業(ye) 集團與(yu) 兩(liang) 個(ge) 奧運會(hui) 的舉(ju) 辦同頻共振。為(wei) 了讓市民重溫雙奧記憶,回顧奧運健兒(er) 賽場風采,感受北京這座千年古都因雙奧綻放的新活力、給市民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北京日報報業(ye) 集團特別策劃了“2008-2022雙奧之城 雙奧會(hui) 刊”主題展,同時這也是今年北京日報創刊70周年奉獻給北京市民的一場文化盛宴。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呂欽在主題展啟動儀(yi) 式上表示,“雙奧之城”促成了“雙奧會(hui) 刊”的誕生。“雙奧會(hui) 刊”是曆史的見證者,也是時代的記錄者。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傳(chuan) 承冬奧遺產(chan) ,續寫(xie) “雙奧之城”榮耀,是對“雙奧”最好的紀念,更是站在新起點上推動新時代首都建設的需要。
主題展分為(wei) 雙奧之城、雙奧之賽、雙奧之人、雙奧會(hui) 刊四大版塊,總展覽麵積700平方米,觀眾(zhong) 可以通過長約百米的“卷軸”式參觀路線,沉浸式回顧雙奧之城的精彩瞬間,感受千年古都遇上現代奧運的火花與(yu) 生機。
在開幕當天的活動現場,北京郵政的工作人員還帶來了22枚珍貴的冬奧會(hui) 紀念郵戳,邀請市民在冬奧會(hui) 刊上蓋戳。今年60多歲的馮(feng) 老先生耐心地排隊蓋戳,他告訴記者,今天在王府井步行街偶遇的這場主題展讓他大呼超值。“08年我就去看過奧運會(hui) 的比賽,今年冬奧會(hui) 中國隊的比賽更是場場不落,看完這個(ge) 展覽,當年的記憶一下子全來了。”馮(feng) 老先生在現場領到了一份冬奧會(hui) 刊,一口氣把所有的紀念戳都蓋在了報紙上,他要好好珍藏起來。
據悉,本次“2008-2022雙奧之城雙奧會(hui) 刊”主題展覽為(wei) 期一周,在展覽期間,觀眾(zhong) 還可以下載北京日報客戶端參與(yu) 線上答題活動,有機會(hui) 獲得冬奧會(hui) 刊原始版合訂本,將雙奧之城的雙奧記憶帶回家。 (林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