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首個資源化處置示範項目投運“收運處一體化小程序”10月上線 裝修垃圾可預約上門清運

發布時間:2022-09-28 08:34:00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首個(ge) 裝修垃圾資源化處置示範項目本月在朝陽區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正式投運,目前每年可處理30萬(wan) 噸裝修垃圾。“裝修垃圾收運處一體(ti) 化小程序”也將於(yu) 10月底上線,以後裝修垃圾可在線預約、上門清運。

  可製成20餘(yu) 種再生產(chan) 品

  全封閉廠房內(nei) ,伴隨著機器運轉的轟鳴聲,鏟車“抓起”裝修垃圾,送入上料口。裝修垃圾經過篩分、破碎、除雜等多道工藝處置,最終變身為(wei) 幹淨的再生骨料。經過對朝陽區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高安屯項目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技術改造,北京首個(ge) 裝修垃圾資源化處置示範項目9月正式投入運行。

  “廠房中的設備過去主要是用來處理‘拆除垃圾’的。相比之下,裝修垃圾成分更加複雜,除了磚塊,還有木頭、纖維織物、塑料袋等輕質物。”北京建工資源循環利用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周方遠介紹,裝修垃圾處置難度大,一直是固廢處置中難啃的“硬骨頭”。

  為(wei) 此,廠房特別增設了“多質體(ti) 精選機”,通過“振動+風力”,讓裝修垃圾中的輕、重物質分離,有效分選出木塊、纖維織物等各種輕物質。“目前,已投運的一期項目每年可以處理30萬(wan) 噸裝修垃圾。通過不斷提升產(chan) 能,二期項目預計每年裝修垃圾處理量可達70萬(wan) 噸,三期項目有望每年處理100萬(wan) 噸。”

  在廠房旁的展廳,粉狀、小顆粒、小塊等不同形狀的再生骨料,被分門別類裝在不同玻璃瓶內(nei) 。“這是由裝修垃圾資源化處置後形成的再生骨料,經測試,其含雜率小於(yu) 3‰,可以替代天然砂石。由這種再生骨料加工製成的再生產(chan) 品達9大類20餘(yu) 種,廣泛應用於(yu) 建築、道路、市政工程及水體(ti) 治理、園林造景、濕地公園等城市建設中,比如溫榆河公園、通州文旅區市政道路、懷柔科學城建設等多項工程中,都使用了類似的再生產(chan) 品。”展廳工作人員介紹。

  小程序上可按車按袋下單

  為(wei) 避免裝修垃圾被隨意傾(qing) 倒,“裝修垃圾收運處一體(ti) 化小程序”預計10月底正式上線。記者了解到,小程序初期主要針對物業(ye) 下單使用,可用於(yu) 清運小區裝修垃圾。隨後優(you) 化升級,適時麵向普通居民開放。

  周方遠介紹,無論是物業(ye) 公司還是普通居民,作為(wei) 裝修垃圾產(chan) 生者,屆時都可登錄小程序預約,並在線支付清運費。裝修垃圾將被送至正規處置終端,過磅計量後,平台將處置費用分別支付給運輸企業(ye) 和處置企業(ye) 。通過末端計費,約束裝修垃圾流向,阻斷裝修垃圾出小區門就被私拉亂(luan) 倒、汙染環境等行為(wei) 。

  通過小程序,還可實現裝修垃圾運輸線路實時共享,各個(ge) 環節全程可溯,打造便捷下單、及時清運、資源化處置的閉環管理模式。

  針對清運收費問題,記者了解到,收運處總費用由“固定的處置費用+變動的運輸費用”構成,如果裝修垃圾產(chan) 生量大則可以按“車”下單清運,如果垃圾產(chan) 生量小也可以論“袋”下單。根據收運距離遠近不同,收運費在每車1100元至1500元之間;少量裝修垃圾按統一規格裝袋,按袋收費,每袋24元至32.5元不等。收運處全流程公開透明,嚴(yan) 控多倍溢價(jia) 亂(luan) 象。

  一體(ti) 化試點惠及500萬(wan) 居民

  為(wei) 破解裝修垃圾“監管難、運輸難、處置難”三大難題,北京建工資源公司還通過對100多個(ge) 小區實地調研,推出了北京首例裝修垃圾“收運處一體(ti) 化模式”。“一體(ti) 化”就是清運車輛專(zhuan) 車專(zhuan) 用,閉環運輸,閉環處理,全程追溯。

  27日下午,朝陽區來廣營鄉(xiang) 、東(dong) 城區朝陽門街道、西城區德勝街道及首華旗下100多個(ge) 物業(ye) 公司、朝陽環境集團正式啟動試點,在轄區內(nei) 推廣裝修垃圾收運處一體(ti) 化模式,統籌清運無主垃圾,預計試點可惠及500萬(wan) 居民。未來,根據試點結果,一體(ti) 化模式將在全市範圍內(nei) 推廣。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利表示,下一步,將在“百日行動”中,加強實施裝修垃圾全鏈條管控,開展運輸企業(ye) 、運輸車輛、消納場所專(zhuan) 項檢查,打擊私拉亂(luan) 倒,加強執法,嚴(yan) 肅追責,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權益。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