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防疫健康信息團體簿”啟用 提供4類功能
昨天(13日)的發布會(hui) 上,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彭雪海介紹,“防疫健康信息團體(ti) 簿”服務將於(yu) 今天上線。其麵向社會(hui) 機構,提供該機構人員健康狀態、核酸天數、疫苗注射情況的團體(ti) 查詢服務,幫助社會(hui) 機構細化防疫台賬,做好涉疫風險核查,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
“團體(ti) 簿”服務今日上線試運行,提供4類功能。其中“機構建”是指通過微信小程序“比對登記簿”,由機構管理員進入“防疫健康信息團體(ti) 簿”欄目,填寫(xie) 單位名稱、地址、管理員姓名、證件號和手機號,經個(ge) 人身份驗證後程序以二維碼圖片的方式生成機構的“團體(ti) 簿”,之後可通過微信轉發或線下通知等方式,將二維碼共享給需要服務關(guan) 注的人員。
“個(ge) 人填”則指個(ge) 人自願掃“團體(ti) 簿”二維碼,自主填寫(xie) 姓名、證件號、手機號信息,經簡單驗證後即可加入。彭雪海說,在“團體(ti) 簿”展示時,除姓名外,其他信息均做脫敏處理。
還有兩(liang) 個(ge) 功能——“後台比”和“機構用”。“初期我們(men) 先采取每日分批次在後台與(yu) 北京健康寶數據進行比對的方式,定期刷新向社會(hui) 機構提供所關(guan) 注人群的健康信息,後續會(hui) 根據使用情況進一步完善。”彭雪海介紹,社會(hui) 機構通過“團體(ti) 簿”即可查看關(guan) 注人員的健康信息,按照防疫要求督促做好防疫防護,及時科學應對防疫風險。“我們(men) 嚴(yan) 格落實法律法規要求,堅持最小化采集原則,所采集數據僅(jin) 用於(yu) 防疫工作。采集的信息存儲(chu) 在市級政務雲(yun) 上,采用加密存儲(chu) 、加密傳(chuan) 輸、脫敏展示等技術,確保個(ge) 人信息安全。”
彭雪海提示,該服務旨在方便社會(hui) 機構進行日常防疫監測,及時掌握團體(ti) 健康狀態,並不替代個(ge) 人進出公共場所的北京健康寶亮碼、掃碼等應用。個(ge) 人自願加入“團體(ti) 簿”時,請確認二維碼信息內(nei) 容和來源,必要時可與(yu) 管理員聯係核實後再操作。“為(wei) 保障個(ge) 人信息安全,程序會(hui) 將填寫(xie) 的手機號與(yu) 北京健康寶留存的信息比對,通過並進行短信驗證後才能完成登記,以避免他人假冒身份。所以在加入‘團體(ti) 簿’時請填寫(xie) 北京健康寶預留的手機號。如果希望從(cong) ‘團體(ti) 簿’退出,可以和管理員聯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