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聚力 賦能新業態發展
“自從(cong) 加入工會(hui) ,我感覺找到了組織,不僅(jin) 技能提升有了途徑,權益維護也有了保障,幹工作更有勁頭了。”快遞小哥王磊自信滿滿地說。
隨著內(nei) 蒙古平台經濟的迅速發展,依托互聯網平台就業(ye) 的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網絡主播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群體(ti) 為(wei) 城市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為(wei) 做好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建會(hui) 入會(hui) 和權益保障工作,今年以來,全區各級工會(hui) 堅持以黨(dang) 建引領,以“揭榜解題”作為(wei) 推動工會(hui) 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總牽引,聚焦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群體(ti) ,著力在加強建會(hui) 入會(hui) 、推動集體(ti) 協商、做實維權服務上下功夫,全力體(ti) 現“工會(hui) 擔當”,提升“工會(hui) 溫度”,為(wei) 內(nei) 蒙古新業(ye) 態發展賦能蓄力。
大家庭迎來“新”成員
全區組織工作破解難題“揭榜領題”部署會(hui) 議召開後,自治區總工會(hui) 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zhuan) 班,製定“1+10”工作方案,細化61項工作舉(ju) 措,各級工會(hui) 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著力推進新業(ye) 態勞動者黨(dang) 建和工建工作共建互促。
為(wei) 強化黨(dang) 建帶工建,不斷提高組織覆蓋,自治區總工會(hui) 與(yu) 黨(dang) 委組織部聯合製定《關(guan) 於(yu) 加強黨(dang) 建帶工建工作的意見》,與(yu) 自治區人社廳等11個(ge) 廳局聯合下發做好快遞員群體(ti) 合法權益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各級工會(hui) 積極爭(zheng) 取組織、人社、交通運輸等部門及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支持,出台專(zhuan) 項工作方案,形成“上下同步、左右協同、共同發力”的解題工作局麵。
沉到基層一線,摸清情況,才能有的放矢推進工作。自治區總工會(hui) 成立調研組,先後深入呼和浩特、包頭、呼倫(lun) 貝爾、赤峰等地開展多種方式調研,走訪54家新業(ye) 態企業(ye) ,發放和收回調查問卷7000餘(yu) 份。全區各盟市工會(hui) 也相應開展調研工作。
從(cong) 排查動員到建會(hui) 入會(hui) ,全區各級工會(hui) 陸續開展“工會(hui) 大家庭、喜迎新成員”新業(ye) 態勞動者入會(hui) 集中行動,采取頭部企業(ye) 重點建、區域行業(ye) 聯合建、鄉(xiang) 鎮街道兜底建模式,舉(ju) 辦集中入會(hui) 暨慰問活動130餘(yu) 次,集中推動一批網約、貨運、快遞等重點行業(ye) 頭部企業(ye) 建會(hui) ,工會(hui) 組織覆蓋麵進一步擴大。目前,全區已建立新業(ye) 態工會(hui) 組織1596個(ge) ,新業(ye) 態勞動者會(hui) 員8.3萬(wan) 人。
小站點聚集大溫暖
“有了這個(ge) 站點,渴了可以進來喝茶,手機沒電也可以進來充電,真的太方便了。”阿拉善高新區的美團外賣配送員王勇武感慨道。阿拉善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14處驛站的溫情上線,溫暖了戶外勞動者的心。
一杯熱水、一張沙發、一口熱飯,全區工會(hui) 組織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斷提升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攸攸板鎮110國道旁的內(nei) 蒙古中全物流園區內(nei) ,建設之中的“司機之家”初具雛形,110平方米的空間內(nei) ,飲水、熱飯、讀書(shu) 、洗衣、如廁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建成後將解決(jue) 貨車司機沒有打水、洗衣、如廁、臨(lin) 時休息地方的難題,有效解決(jue) 了貨車司機的實際困難。
今年以來,自治區總工會(hui) 積極打造“新陣地”,以新建“司機之家”“紅騎驛站”等為(wei) 載體(ti) ,實現“掃碼入會(hui) 、辦卡辦證、享受服務”一步到位。
“現在參加工會(hui) 組織活動的次數變多了,更有歸屬感了。”90後小夥(huo) 王超是呼和浩特市一名網約車司機,他一邊打開手機一邊介紹,“i上青工”小程序是呼和浩特市總工會(hui) 為(wei) 新業(ye) 態企業(ye) 和新業(ye) 態勞動者搭建的線上服務平台,可以實現注冊(ce) 入會(hui) 、普惠服務、查詢工會(hui) 服務站點等內(nei) 容。
出實招確保見實效
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群體(ti) 在哪裏,工會(hui) 工作就跟進到哪裏。自治區總工會(hui) 通過組織開展新業(ye) 態勞動者主題宣傳(chuan) 教育專(zhuan) 項行動,組建宣講專(zhuan) 家庫和42支職工宣講團,開展400多場宣講;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依托“大國工匠進企業(ye) 、進高校、進班組”“北疆職工烏(wu) 蘭(lan) 牧騎下基層慰問演出”等活動,將黨(dang) 的政策送到新業(ye) 態勞動者身邊;將快遞員、快件處理員、電子商務師3個(ge) 新業(ye) 態工種納入自治區職工職業(ye) 技能比賽,不斷提升新業(ye) 態勞動者職業(ye) 素養(yang) 和技術水平。
強化維權服務方麵,開展“勞動築夢·法治相隨”服務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公益法律服務專(zhuan) 項行動,抽調1310名工會(hui) 幹部、法律專(zhuan) 家組成352支小分隊,深入平台企業(ye) 和職工開展950場普法宣傳(chuan) ,為(wei) 8.3萬(wan) 名職工群眾(zhong) 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開展平台企業(ye) 集體(ti) 協商專(zhuan) 項行動,鼓勵、引導平台企業(ye) 與(yu) 勞動者就共同關(guan) 心、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事項開展協商,指導快遞行業(ye) 、平台企業(ye) 建立健全工資集體(ti) 協商機製,簽訂集體(ti) 合同186份,覆蓋企業(ye) 591家、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3.5萬(wan) 餘(yu) 人;加強協調勞動關(guan) 係機製建設,推進行業(ye) 性、區域性勞動爭(zheng) 議調解組織建設,深化“法院+工會(hui) ”勞動爭(zheng) 議多元化解和工會(hui) 法律援助等工作,切實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全區工會(hui) 籌集1400多萬(wan) 元資金,麵向新業(ye) 態勞動者開展送溫暖、送清涼、送健康等活動;設立378萬(wan) 元專(zhuan) 項資金,為(wei) 全區3萬(wan) 名新就業(ye) 形態女性勞動者等群體(ti) 開展“兩(liang) 癌”篩查;在京津冀蒙工會(hui) 跨區域促就業(ye) 創業(ye) 活動和“春風行動”中,設立線上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專(zhuan) 場招聘,累計提供就業(ye) 服務3.47萬(wan) 人次。
自治區總工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張慧宇說,下一步,全區各級工會(hui) 將深入推進“揭榜解題”工作結合起來,堅持黨(dang) 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dang) 建,鞏固拓展成果、加大力度推進,努力實現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工會(hui) 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雙提升。(記者 馬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