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養老誌願服務指引,低齡老人將是養老誌願者“主力”
為(wei) 促進養(yang) 老誌願服務常態化健康有序發展,今天上午(12月5日),《北京市養(yang) 老誌願服務工作指引》正式發布。文件明確,養(yang) 老誌願服務要以老年人需求為(wei) 導向,低齡老人將成為(wei) 這項誌願服務的“主力”。
12月5日是第37個(ge) 國際誌願者日。當天,市委社會(hui) 工委市民政局會(hui) 同首都精神文明辦、團市委、北京市誌願服務聯合會(hui) 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啟動了2022年國際誌願者日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在活動現場,主辦方播放了2022年國際誌願日主題視頻,並發布了《北京市養(yang) 老誌願服務工作指引》。
在滿足廣大老年人多樣化需求方麵,誌願服務發揮了巨大作用。據介紹,《工作指引》由市委社會(hui) 工委市民政局編寫(xie) ,全流程梳理了養(yang) 老誌願團隊組建、崗位設置、誌願者招募、注冊(ce) 、培訓、誌願服務開展、記錄、服務評價(jia) 、服務保障和激勵等環節。在案例部分,《工作指引》還整理了相關(guan) 典型案例經驗,為(wei) 開展養(yang) 老誌願服務提供了參考。
據介紹,養(yang) 老誌願服務具有自願性、無償(chang) 性、公益性等特征,和一般誌願服務相比,具有鮮明的特點。根據《工作指引》,養(yang) 老誌願服務的對象是身心需要雙重嗬護的老年人,服務內(nei) 容要以老年人的需求為(wei) 導向,誌願服務的提供者則覆蓋全年齡段,中老年、青少年均可參與(yu) 。由於(yu) 低齡老人身體(ti) 相對健康,有更多空閑時間與(yu) 精力,且“代溝”問題較少,與(yu) 被照顧老人易產(chan) 生精神共鳴,將成為(wei) 開展養(yang) 老誌願服務的重要力量。《工作指引》提出,養(yang) 老誌願服務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從(cong) 而讓老年人更有安全感。
根據養(yang) 老誌願服務崗位的需求和特點,養(yang) 老誌願者分為(wei) 普通養(yang) 老誌願者和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誌願者。其中,普通養(yang) 老誌願者主要從(cong) 事電話探訪、入戶探訪、扶助出行、陪伴慰藉等誌願服務,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誌願者則需要有一定的專(zhuan) 業(ye) 知識或技能,主要服務於(yu) 醫療谘詢、理療康複、護理指導、法律谘詢等崗位。誌願者上崗前,需要進行崗前培訓。
據了解,《北京市養(yang) 老誌願服務工作指引》將廣泛應用於(yu) 北京市養(yang) 老誌願服務活動的開展,切實推進為(wei) 老誌願服務體(ti) 係的規範化、專(zhuan) 業(ye) 化建設。市委社會(hui) 工委市民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工作指引》有助於(yu) 誌願者、誌願服務組織了解養(yang) 老誌願服務的特點與(yu) 難點,破解“做什麽(me) ”“怎麽(me) 做”“誰來做”的難題,為(wei) 全市養(yang) 老誌願服務的規範開展提供實踐參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