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誌願服務搭把手 社區工作更精準

發布時間:2022-12-06 09:26:00來源: 解放日報

  組建“疊加力量”試點居民自治

  近年來,奉賢新城建設提速,金匯鎮人口導入速度也隨之逐年增加,人員流動量更是驟增。協管員隊伍一時還跟不上人口增速,存在較大缺口。“一個(ge) 居委一名協管員有些捉襟見肘,很難實現精細化治理的目標。”金匯鎮人口辦相關(guan) 負責人王曉東(dong) 說。

  在一次居委調研過程中,齊賢派出所所長尤傑發現,某小區的居民自發組建了一支誌願者隊伍,協助監督管理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效果很不錯。尤傑想,這種居民自治的模式,能否應用於(yu) 人口管理工作中?他試探性地問了問居民,得到熱烈響應。今年7月,金匯鎮在恒苑居委、雅苑居委、匯苑居委和新強村4個(ge) 村居開啟試點,發動疊加力量人員招募令,很快組建起了幾支以家庭主婦、樓組長、保安等為(wei) “主力”的誌願者團隊。

  記者了解到,居民誌願者隊伍有效覆蓋了原先協管員的工作“盲區”。許多居民一早外出上班,協管員要排摸情況隻能晚上加班,居民誌願者上門時間則更靈活。雅苑居委副書(shu) 記張燕介紹,居民對小區情況更熟悉,分好負責片區後,基本都能在發現陌生麵孔後第一時間上門,提升工作效率,實現數據掌握全覆蓋。

  金匯鎮介紹,經過一段時間試點,人口信息數據的時效性、準確性明顯提升,村居委參與(yu) 人口管理工作更精準直接。

  與(yu) 獨居老人多聊幾次天、幫助新搬來的小夥(huo) 子融入新環境……與(yu) 居民建立穩定聯係後,疊加力量誌願者的服務也在不知不覺進一步延伸。“阿婆,今天中飯吃了什麽(me) ?晚飯燒好了(口+伐),要幫忙(口+伐)?”“明天居委有活動,蠻好玩的,歡迎參加。”在疊加力量的排摸下,居委能第一時間掌握小區獨居老人的情況,將他們(men) 納入慰問名單;也能更順暢地邀請居民參加社區活動,吸納更多基層自治力量。

  金匯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張寧表示,人口管理關(guan) 係到地方平安,也與(yu) 基層治理緊密相連,金匯鎮希望建機製、搭平台,讓熱心群眾(zhong) 能夠發揮自身特長,深度參與(yu) 基層自治。

  傳(chuan) 遞正能量更是“潤滑劑”

  氣溫驟降,家住長寧區周家橋街道錦陽小區9號樓的居民,收到了來自樓組長劉桂芬的貼心關(guan) 照,“注意防寒保暖,口罩、帽子、圍巾要戴好……”

  劉桂芬今年67歲,10年前退休時成為(wei) 居民樓的樓組長。“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樓裏老年人和租戶多,我年齡最合適,也有精力‘管閑事’。”劉桂芬內(nei) 心還有一個(ge) 想法:遠親(qin) 不如近鄰,鄰裏間誰有困難,她有能力就多搭把手。

  劉桂芬居住的錦陽小區是典型的老公房小區,居民樓的水泵在戶外的樓梯間。有一次夜裏,9號樓5樓的一戶居民家發生水泵爆裂,嘩嘩的水流順著樓梯淌到了1樓。雖然物業(ye) 維修及時趕到,但5樓的積水已有10厘米深。考慮到樓內(nei) 老年居民多,第二天出門有滑倒的風險,也為(wei) 了讓水流不漫溢到其他居民家中,已經躺下休息的劉桂芬還是起床找來了水桶和鐵鍬,獨自一人把5樓以下的積水一鏟子、一鏟子地鏟到水桶裏倒掉。

  還有一次,家住2樓的一位獨居老人因急著出門配藥,忘記燃氣灶上還煲著湯。老人出門後不久,陣陣焦糊味就從(cong) 家裏傳(chuan) 出,路過樓道的劉桂芬聞到味道後心急如焚,生怕老人遇到危險。但是敲門後無人應答,打老人電話也無人接聽。劉桂芬轉而撥打老人兒(er) 子的電話,這才知道老人出了門,於(yu) 是立即找來了開鎖師傅。

  周家橋街道錦屏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陳潔告訴記者,作為(wei) 市中心典型的老舊居民區,錦屏居委的5個(ge) 小區都是老公房或建成時間較久的商品房小區,但近2000位居民對應的隻有5位居委幹部,居民區的日常協調、治理工作,離不開像劉桂芬這樣熱心的社區誌願者。他們(men) 不僅(jin) 是正能量的傳(chuan) 遞者,更是消解居民糾紛、社區矛盾的重要“潤滑劑”。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