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珍稀鳥類頻現!廣東迎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發布時間:2022-12-06 16:10:00來源: 央廣網

  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 供圖)

  央廣網廣州12月6日消息(記者 官文清)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白琵鷺、黃胸鵐……隨著初冬季節到來,大批候鳥再次回到南粵濕地。據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介紹,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候鳥遷徙高峰季,廣東(dong) 省各大濕地公園、灘塗地、海岸線、沿海濕地等迎來了大批候鳥落腳“歇息”,估計將達到30萬(wan) 隻以上。

  數據顯示,廣東(dong) 現記錄有野生鳥類584種,遷徙鳥類近400種,包括中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勺嘴鷸、鴛鴦、青頭潛鴨、小青腳鷸等珍稀瀕危鳥類。

  

  韶關(guan) 發現的鴛鴦野生種群(央廣網發 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 供圖)

  目前,新一輪候鳥遷徙季已經到來。在惠州,大亞(ya) 灣濕地迎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黃嘴白鷺的首次“打卡”,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也重新回歸;在韶關(guan) ,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團隊日前拍攝到兩(liang) 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和黃胸鵐,還有觀鳥達人在南嶺附近水域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鴛鴦的野生種群,創下韶關(guan) 地區一次性觀察鴛鴦的數量紀錄。

  候鳥是生態環境重要的指示指標,廣東(dong) 多地發現珍稀候鳥,體(ti) 現了廣東(dong) 濕地生態麵貌及狀況不斷向好。

  記者從(cong) 省林業(ye) 局了解到,近年來,廣東(dong) 多措並舉(ju) ,著重加強廣東(dong)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nei) 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榕江河口、烏(wu) 嶼島等11個(ge) 鳥類棲息地保護,提升廣東(dong) 沿海濕地作為(wei) 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水鳥遷徙通道上重要停歇點、繁殖地和越冬地的重要作用。

  

  廣東(dong) 多地發現珍稀鳥類,圖為(wei)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出現的黃腹角雉(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此外,廣東(dong) 還持續建設珠三角水鳥生態廊道,推進珠三角地區19條水鳥生態廊道、74處生態節點建設,構建“兩(liang) 橫四縱多支多點”的水鳥生態廊道空間布局,形成完善的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網絡。

  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候鳥遷徙期間,全省各級林業(ye) 部門著力打造良好生境,為(wei) 候鳥提供適宜的棲息環境,開展科學監測,及時掌握候鳥遷徙過境動態情況。同時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yan) 厲打擊各種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切實做好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