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山河入畫來——山西大力保護與修複自然生態係統的實踐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牢牢把握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戰略定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全省自然資源係統作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jun) ,紮實履行“兩(liang) 統一”職責,從(cong) 土地資源、礦產(chan) 資源、自然資源要素管理,加強“兩(liang) 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取得顯著成效。
規劃引領 協同推進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項目
進入冬天,靜樂(le) 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依然生機盎然,汾河波光粼粼,水麵上野鴨子遊來遊去,蕩起一圈圈的漣漪,一些水鳥急速掠過水麵,消失在蘆葦叢(cong) 中。極目遠眺,眼前仿佛一幅靈動美麗(li) 的彩墨山水畫。
靜樂(le) 汾河川國家濕地項目是山西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的國家級試點項目。該項目按照恢複生態、涵養(yang) 水源、淨化水質、兼顧景觀的總體(ti) 原則和要求,投資2.51億(yi) 元,對昔日無序開發留下的傷(shang) 痕進行修複,流域內(nei) 綜合生態體(ti) 係和自然狀態逐漸得到恢複。
濕地項目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王煜介紹,工程實施以來,域內(nei) 汾河幹流水質連續幾年都穩定在Ⅱ類標準以上,生態也隨之向好轉變,野生植物增加了4屬15種,野生動物增加了16科51種,其中鳥類就有39種。
靜樂(le) 汾河川國家濕地項目是山西實施“兩(liang) 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治理工作的縮影。放眼全省,山西強化規劃引領作用,編製《山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和《山西省國土空間生態修複專(zhuan) 項規劃》,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等廳局協同發力,總體(ti) 布局、全力推進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
省自然資源廳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創設《“兩(liang) 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治理抓落實工作推進機製》,編製《山西省國土空間生態修複規劃》,推出六項礦山生態修複新舉(ju) 措,建立完善長效機製,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組織實施三類重大生態修複項目。
爭(zheng) 取中央資金20億(yi) 元,預算總投資83億(yi) 元,實施了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yu) 修複試點工程;爭(zheng) 取中央資金8.3億(yi) 元,總投資20.8億(yi) 元,實施了四期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項目,治理曆史遺留廢棄礦山2462個(ge) 圖斑,麵積達6739公頃;全力推動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申報了20個(ge) 國家試點項目,啟動了42個(ge) 省級試點項目。研發了信息化管理係統,運用衛星影像、地理信息和視頻信息,對全省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進行全方位實時監管。
11月9日,全省“兩(liang) 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工作會(hui) 議召開,此舉(ju) 標誌著山西生態保護與(yu) 修複製度化和協作化進入新階段。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省自然資源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姚青林表示,今後,全省各部門將共下一盤棋、協同一起幹,合力推動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階。
基於(yu) 自然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
晉城是山西南部的地級市,白馬寺山森林公園是當地的“生態名片”。漫步其間,月映橋、棲霞亭、廊橋水榭,充盈傳(chuan) 統園林之美;花田、棧道、濕生水岸、生態小島,盡顯自然野趣。然而,誰能想到如此風景是在煤礦采空區和煤矸石堆放區上建設而成。
為(wei) 了恢複生態,晉城市聘請浙江大學園林專(zhuan) 家高起點規劃,運用基於(yu) 自然的解決(jue) 方案,晉城城區政府聯合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蘭(lan) 花集團等企業(ye) 實施聲勢浩大的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采用就地植綠和粉碎回填等治理方法,建成500畝(mu) 的保水保肥基本農(nong) 田,選用油鬆、龍柏、銀杏等樹種綠化1.7萬(wan) 餘(yu) 畝(mu) 荒山。
昔日矸石山已成為(wei) 集住宿餐飲、會(hui) 議會(hui) 展、休閑娛樂(le) 、運動健身、醫養(yang) 結合、旅遊度假於(yu) 一體(ti) ,風光美、業(ye) 態多的休閑打卡地。晉城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王駿說,白馬寺山森林公園在第16屆國際花園城市總決(jue) 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國際自然類單項金獎。2022中國·山西(晉城)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的主會(hui) 場就選在此地。
無獨有偶。寧武縣實施的山西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國家試點項目汾河源頭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預算總投資2.3億(yi) 元,對曆史上煤礦開采和地質災害引發的火區、塌陷坑及地裂縫、不穩定斜坡、采坑、廢渣堆等環境問題進行綜合治理。項目大量采用先進的生態修複工藝,其中微生物礦山生態修複技術,根據土壤特點使用功能性微生物菌劑、微生物菌肥、微生物土壤修複劑,迅速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通過改變土壤環境,促進植物根係快速吸收營養(yang) ,實現了植被的恢複和水源的涵養(yang) 。汾河源頭今年的水流量達到了每秒0.4立方米,超過了以往年份的每秒0.2立方米。
“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最核心的就是遵循自然規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達到恢複棲息地生態環境的目的。”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級幹部趙福義(yi) 介紹,全省的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項目分布在不同地區,涉及自然、農(nong) 業(ye) 、城市等多種生態係統類型,在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的過程中,都采取了基於(yu) 自然的、各具特色的保護與(yu) 修複措施。
在自然生態係統保護與(yu) 修複過程中,山西各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ti) 保護、係統修複和綜合治理,一體(ti) 推進治山、治水、護田。實施了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工程國家試點項目、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重點城市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複、三個(ge) 批次黃河流域重點地區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治理以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項目,有效提升了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
效益顯現 讓群眾(zhong) 在綠水青山中收獲幸福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chan) 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綠色惠民,讓群眾(zhong) 在綠水青山中收獲幸福。
山西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國家試點項目——太原市萬(wan) 柏林區周家山村段治理前河段淤塞、水質汙染、植被稀疏、地質災害多發,實施了1.8億(yi) 元的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項目後,水體(ti) 明顯好轉,野生動物顯著增多,空氣質量越來越好,“汾河晚渡”的美景得以再現,鄉(xiang) 村旅遊悄然興(xing) 起,遊客紛至遝來。周家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才偉(wei) 說:“我們(men) 發揮自然生態優(you) 勢,擴大了玉露香梨種植麵積,興(xing) 辦了一批觀光農(nong) 業(ye) 示範項目,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
晉中市榆次區後溝村的治溝造地項目不僅(jin) 是一項生態保護工程,更是一項惠民工程。通過填溝造地將300塊旱地整理成集中連片的15塊良田,耕地從(cong) 452畝(mu) 增加到889畝(mu) ,村集體(ti) 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土地資源,其增值效應逐漸顯現。村裏引進天地祥和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建設藍莓、櫻桃采摘基地,吸引社會(hui) 資本建設集種植、康養(yang) 、研學等為(wei) 一體(ti) 的宏藝康樂(le) 田園綜合體(ti)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實現了村集體(ti) 經濟和村民收入的雙增長。2021年,村集體(ti) 經濟收入突破61萬(wan) 元;村民收入也從(cong) 單一的種植收入拓展到土地租金、薪金、分紅股金、創業(ye) 收益等,全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2.3萬(wan) 元。
隨著省、市、縣各級示範項目的密集推進,曾經破壞的自然生態係統逐漸得到恢複,表裏山河重現往日生機,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過去是包袱,現在是優(you) 勢,將來是財富”已成為(wei) 越來越多幹部群眾(zhong) 的共識。
為(wei) 快速有效推動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治理工作,山西創新實施礦山環境治理恢複基金管理、鼓勵和支持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礦山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加強露天煤礦監督管理等6項新政,探索出“生態修複+產(chan) 業(ye) ”等多種模式,許多群眾(zhong) 實現從(cong) 下田種地到產(chan) 業(ye) 上崗的轉變。
10月27日,省自然資源廳出台《山西省鼓勵和支持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實施辦法》,對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及相關(guan) 權益和義(yi) 務進一步做了規定,完工驗收後的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項目更是可以成為(wei) 一個(ge) 個(ge) “綠色商品”進行交易。
“隨著社會(hui) 資本的進入,勢必有更多的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項目啟動,更多的綠水青山會(hui) 變成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的金山銀山。”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複處處長曾波認為(wei) ,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的資金投入的多元化,有利於(yu) 實施市場主體(ti) 倍增工程,激發市場活力,有效解決(jue) 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突出問題,有力推動山西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高質量發展。(李全宏 郭鋒 張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