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家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68.9萬人次
2023年元旦假期,北京新興(xing) 旅遊商圈、商業(ye) 街區聚攏人氣表現佳,全市旅遊接待收入恢複情況好於(yu) 預期。北京青年報記者2日從(cong)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元旦三天假期,全市重點監測的151家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68.9萬(wan) 人次,恢複到2019年同期的86.4%;累計營業(ye) 總收入24827.1萬(wan) 元,比2019年增長44.5%。同時,全市進一步豐(feng) 富假日文化供給,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出481場公共文化活動。
首鋼園入圍遊客接待量前十
2022年12月31日晚,市文旅局在首鋼園舉(ju) 辦以“奮鬥新征程 譜寫(xie) 新華章”為(wei) 主題的2023北京新年倒計時活動,通過“古都京韻”“雙奧之城”“首都新篇”“大美中國”“美好明天”五個(ge) 篇章,呈現了一場大型工業(ye) 遺址全景式、沉浸式光影秀視覺盛宴,為(wei) 市民跨年迎新增添濃厚氛圍。活動現場,來自英國愛丁堡、約旦佩特拉、毛裏求斯路易港、烏(wu) 拉圭埃斯特角、新西蘭(lan) 惠靈頓等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hui) 會(hui) 員城市的市長,通過視頻為(wei) 北京送來新年祝福,五大洲人民共迎新年、共享喜悅。
元旦假期,新興(xing) 旅遊商圈、商業(ye) 街區聚攏人氣表現佳,全市旅遊接待收入恢複情況好於(yu) 預期,在接待人數相對2019年下降的情況下,旅遊收入回升得益於(yu) 新興(xing) 商業(ye) 圈和商業(ye) 街區等旅遊消費聚集區的收入貢獻。如祥雲(yun) 小鎮、首創奧萊等重點監測的旅遊消費區收入增長強勁。新興(xing) 網紅打卡地成為(wei) 假日亮點出遊目的地,首鋼工業(ye) 文化旅遊區入圍全市景區(地區)遊客接待量前十名,旅遊商圈類綜合消費體(ti) 占據全市景區(地區)遊客接待量前十名榜單的半數以上,王府井、藍色港灣、南鑼鼓巷等文商旅綜合消費區排名靠前。
元旦假期,全市各類文旅場所全麵恢複開放。旅遊景區和文化場館實行“限量、預約、錯峰”,按不超過核定承載量開放,並因地製宜控製瞬時流量。在景區易形成遊客聚集擁堵的區域加強人員配備,做好遊客疏導,嚴(yan) 防紮堆聚集和擁擠踩踏。加強文旅場所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市區文化執法部門持續開展安全生產(chan) 和市場秩序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假日期間,未發生旅遊安全事故,確保了市民遊客平安祥和過節。
京郊遊、冰雪遊等成出遊熱點
京郊遊仍是市民遊客假日休閑的重要選擇。元旦假期,京郊累計接待遊客30.9萬(wan) 人次,恢複到2019年同期的63.7%;營業(ye) 收入3635.1萬(wan) 元,恢複到2019年同期的87.9%。
冰雪遊熱度持續走高。2022北京市冰雪文化旅遊季推出近60項活動,點燃市民群眾(zhong) 冰雪旅遊熱情;北京跨省遊恢複為(wei) 京津冀周邊遊市場複蘇注入動力,市文旅局發布的8條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線路盤活文旅體(ti) 育資源,為(wei) 遊客打造冰雪消費新場景新體(ti) 驗。頤和園、北海公園、陶然亭等也紛紛開展冰雪遊園活動,讓市民遊客盡情享受冰上運動的樂(le) 趣。
“北京微度假”文旅新消費品牌效應凸顯。市文旅局聯合相關(guan) 區推出的首批6個(ge) 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受到市民歡迎,延慶、密雲(yun) 遊客接待量在各郊區中排名靠前,分別為(wei) 12.9萬(wan) 人次、7.3萬(wan) 人次。
全市推出481場公共文化活動
元旦假期,恰逢《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正式實施。為(wei) 更好地落實《條例》各項要求,全市進一步豐(feng) 富假日文化供給,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ju) 辦一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共計395項、481場,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3.5%、38%,涵蓋展覽陳列、文藝演出、文化講座、閱讀活動、藝術培訓、非遺體(ti) 驗等多個(ge) 類別,吸引160萬(wan) 人次市民群眾(zhong) 參與(yu) 。
全市各大劇場實現應開盡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複蘇態勢。全市75個(ge) 劇場舉(ju) 辦線下營業(ye) 性演出共計91台303場,吸引觀眾(zhong) 5.7萬(wan) 人次,票房收入849.3萬(wan) 元,線下演出場次基本恢複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其中,話劇類貢獻票房最多,達到289.6萬(wan) 元;脫口秀演出場次最多,達到106場。新年音樂(le) 會(hui) 、原創大戲、脫口秀等演出成為(wei) 假日文化消費爆款項目。
線上展播同樣精彩。元旦假期,開展線上演出共計10台14場。“大戲看北京”展演季雲(yun) 劇場連續三天上演精品劇目;北京演藝集團“京演快劇場”聯合中國雜技團、北京歌劇舞劇院、北京兒(er) 童藝術劇院、北京曲藝團等在線上帶來雜技、歌舞、兒(er) 童劇、曲藝等直播專(zhuan) 場。
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