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年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北京市屬文化國企完成38項重點改革任務
在國企改革大框架下,北京市屬國有文化企業(ye) 按照文化領域改革要求與(yu) 發展實際,於(yu) 2022年底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通過“一企一策”重點突破,加快優(you) 化完善經營管理體(ti) 製機製,著力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圓滿完成38項重點改革任務,國有文化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三年來,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ye) 製度不斷健全。《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hui) 工作指引》《市屬國有文化企業(ye) 兼職外部董事管理辦法》相繼出台,《市屬國有文化企業(ye) 負責人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辦法》得以修訂,夯實了管理基礎。
三年來,市場化經營機製不斷完善。《市屬國有文化企業(ye) 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操作指引》《市屬國有文化企業(ye) 選聘職業(ye) 經理人工作辦法》《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市屬國有文化企業(ye) 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相繼出台。依托北京文化產(chan) 業(ye) 數據庫,遴選全市文創企業(ye) 優(you) 秀骨幹人員建立文化產(chan) 業(ye) 人才庫,激發了發展活力。
三年來,國有文化資本布局也獲得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編製《“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chan) 管理和國有文化企業(ye) 改革發展規劃》。強化國有文化企業(ye) 品牌管理與(yu) 保護,形成了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十月文學月、北京演藝、北京書(shu) 市等優(you) 質品牌。推動企業(ye) 集團以優(you) 勢子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加快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積極處置非主業(ye) 、非優(you) 勢業(ye) 務與(yu) 低效無效資產(chan) ,3年清退企業(ye) 84家,著力推動國有文化資本向重要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集中。
三年來,為(wei) 使服務融入新時代首都發展,市屬國企積極推進數字化布局。如演藝集團永不落幕的“線上劇場”、歌華傳(chuan) 媒集團“文化北京”設計基因素材庫等,促進文化資源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利用。出版集團研發的“國韻傳(chuan) 承”App入選全國百佳數字出版精品項目。深入參與(yu) 全民閱讀“七進”工程、“會(hui) 館有戲”與(yu) 文化精品工程,先後成立特色閱讀空間、綠心公園書(shu) 店等,推出《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功勳》等影視精品及《北京文化書(shu) 係》《中軸線》等係列文學作品,冬奧元素特許產(chan) 品、IP授權文創產(chan) 品、AR場景體(ti) 驗豐(feng) 富了優(you) 質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
三年來,市屬國企努力構建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格局,完成國有文化資產(chan) 管理製度體(ti) 係總體(ti) 設計,對已出台規範文件開展全麵清理,動態優(you) 化調整現行管理製度與(yu) 相關(guan) 規定。強化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監管,先後出台資產(chan) 負債(zhai) 約束、投資監督管理、基金業(ye) 務管理、重大經營風險等製度文件,嚴(yan) 格排查基金投資、境外企業(ye) 和投資項目、資產(chan) 負債(zhai) 情況,及時警示提醒,建立台賬推進整改落實。強化審計監督,全流程把控工作質量。出台《市屬國有文化企業(ye) 負責人違法違紀違規扣減薪酬管理暫行辦法》等製度,建立起“約談提醒、檢查通報、獎懲處罰”分級追責的工作體(ti) 係與(yu) 工作機製,通過強有力的動態監督推動企業(ye) 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際,北京出台《北京市國有文化企業(ye) 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行動方案》,新一輪國有文化企業(ye) 改革蓄勢待發、乘勢而上,三年行動成果將進一步鞏固深化,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注入新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