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昌平首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獲批

發布時間:2023-01-28 08:59:00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日前從(cong)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昌平區小湯山鎮國土空間規劃及集中建設區控製性詳細規劃(2020年—2035年)》獲得批複,這也是昌平區首個(ge) 獲批的鄉(xiang) 鎮國土空間規劃。《規劃》提出,將小湯山鎮建設成為(wei) 北中軸延長線上湯泉文化特征明顯、生態農(nong) 業(ye) 特色突出、現代科技服務業(ye) 發達、居住環境宜人的小城鎮。

  小湯山鎮位於(yu) 昌平區東(dong) 部,東(dong) 側(ce) 毗鄰順義(yi) 區,是昌平區平原地區重點發展小城鎮,有“中國溫泉之鄉(xiang) ”的美譽。鎮域麵積約69.92平方公裏,下轄6個(ge) 社區、24個(ge) 行政村。小湯山鎮是傳(chuan) 承和展示北京中軸文脈意向的重點區域,也是北中軸延長線地區自南向北由城市空間向自然空間延伸的重要過渡區域。同時,小湯山鎮是未來科學城東(dong) 區與(yu) 新城東(dong) 區銜接發展的緩衝(chong) 地帶,對於(yu) 促進區域城鄉(xiang) 空間有序發展、承接“兩(liang) 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規劃》將小湯山鎮定位為(wei) 湯泉文化鄉(xiang) 、生態特色鎮和美麗(li) 健康城,構建“一軸、一廊、五組團”的全域空間結構。其中,“一軸”為(wei) 北中軸延長線,沿線及周邊區域要嚴(yan) 格控製建設行為(wei) ,強化文化展示功能;“一廊”為(wei) 六環生態走廊,是鎮中心區與(yu) 未來科學城的空間界限,是鎮域東(dong) 西方向上重要的基礎設施走廊和生態廊道;“五組團”為(wei) 鎮中心組團、美麗(li) 智造組團、科技創新組團、常興(xing) 莊居住組團和溫榆河生活組團,是城鎮居住、配套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點區域。

  在生態空間上,《規劃》提出小湯山鎮要劃定“生態型、農(nong) 業(ye) 型、休閑遊憩型”的功能片區。生態功能片區位於(yu) 溫榆河及北六環兩(liang) 側(ce) ,要保護修複提升景觀風貌;農(nong) 業(ye) 功能片區位於(yu) 北六環北側(ce) ,要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探索農(nong) 用地多功能複合利用;休閑遊憩功能片區位於(yu) 鎮域西北部及北中軸延長線兩(liang) 側(ce) ,要加快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促進生態保護、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與(yu) 休閑旅遊的有機融合。

  按照《規劃》要求,小湯山鎮要完善公共服務體(ti) 係,基本實現“一刻鍾社區服務圈”。其中,新建基礎教育設施26處、醫療衛生設施22處、機構養(yang) 老設施22處、文化服務設施21處、公共體(ti) 育設施21處。到2035年,醫療衛生設施千人床位數達到7張,鎮區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到15平方米。

  小湯山鎮要構建“3+2”產(chan) 業(ye) 發展體(ti) 係,以美麗(li) 健康、溫泉休閑、現代農(nong) 業(ye) 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以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為(wei) 延伸產(chan) 業(ye) 。鎮域產(chan) 業(ye) 發展未來將依托鎮中心區,發展服務於(yu) 科技創新的小型研發、人才公寓、特色文化服務等專(zhuan) 業(ye) 化功能,形成區域科創服務節點。

  《規劃》明確,到2035年,小湯山鎮常住人口規模控製在13.5萬(wan) 人以內(nei) ,城鄉(xiang) 建設用地規模控製在26.25平方公裏以內(nei) ,建築規模控製在1855.94萬(wan) 平方米以內(nei) 。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